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储存、组织、优化、输出信息的网状思维工具,同时也是发散性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笔者于2016年秋季开始在漯河外语学校进行专业实习。笔者观察到该校学生在课堂英语阅读中被动性非常明显,阅读效率低下。于是,笔者就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阅读测试等方法,对初中生英语阅读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开展了调查研究。基于调查研究的相关数据,参考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笔者提出了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效率的研究假设,并以2016级2班为研究对象开展课堂行动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的影响,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英语阅读存在哪些问题?2)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思维导图的运用给初中生的英语阅读带来了哪些变化?为期四个月的行动研究显示:(1)初中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兴趣缺乏、阅读方法不当以及阅读能力低下。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教师错误的阅读教学目的和方法,即把文本当做语法学习的载体,而非培养阅读能力的手段;逐字逐句地研读文本,而非从整体把握和理解。(2)思维导图对阅读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能力方面,思维导图是形成问题意识,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复述的过程,学生既可以有效地监控、整理自己的思路,又可以使同伴多角度理解文本,提高复述和背诵质量。在策略和习惯方面,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无形中促使学生摒弃逐字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阅读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进行扩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对文章中心主题和内在联系的理解,理清脉络。在兴趣方面,思维导图把英语文章转化成多彩美观的图片形式,学生从视觉和理解能力上更容易接受,从而增加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