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004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剧,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日趋国际化,一些“国际化范式”粗暴地取代了传统城市的个性风貌,引发城市特色危机,导致“千城一面”,造成文脉、场所感的丧失。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从历史角度出发,对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4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过程的研究。 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研究,是立足于设计艺术学、从历史角度出发,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归纳、整理,从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平面形式、布局、功能等方面着手,总结、归纳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在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点。本课题的研究为城市设计工作者提供历史借鉴,逐步推进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健康发展,针对性强,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艺术教育在学校教
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艺术和艺术风格,一定离不开对其地理、历史、民族、人种、宗教、语言等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了解认识和分析。武山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为我国摩崖浮雕佛像之最,是
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出口商品的包装设计便更为典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尤其是沿海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