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学博士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授予的最高学位,博士学位一直是众多人的不懈追求,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地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博士生教育。据统计,从恢复博士生教育30年来,我国已累计授予了30多万个博士学位。这些博士分布在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或部队等。尤其在我国这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正活跃在教育、科技、产业等领域的重要岗位。   但是,当前博士生教育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批评,博士学位持有者的能力也遭到各方质疑。这些批评和质疑是否切实?博士对社会发展到底贡献了什么?只有客观评价博士们的社会贡献,才能客观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成绩与不足,才能为未来的改革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本课题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和同济大学建筑学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持有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互联网调查其受教育情况(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校与年份等)、职业发展(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和之后的工作历程等)、学术贡献(论文和专著数、科研和实践人才的培养等)以及社会影响(社会职务或学术兼职、参与项目或咨询情况、个人获奖和荣誉状况等),并辅以深度访谈,试图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而对博士在社会发展不同层面的贡献做一整体描述。   通过深入研究,工学博士的职业发展和贡献具体表现为:   就业取向体现传统与现代路线结合的特点。即尽管博士就业仍然首选高校和科研机构,但近30%的人选择在企业就职,说明社会各行各业已经成为工学博士的主要就业去向。   职业发展的学科差异性比较大。建筑学博士的职务晋升较快,机械工程博士担任国际期刊编委和审稿人的人数较多,工学博士的职业发展有一定学科差异。   博士学位对职业迁移有一定影响。因博士的就业部门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工作相对稳定,职业迁移比较少,但是从获得博士学位后与攻读博士学位前的职业迁移比例来看,博士学位对职业迁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积极参加研究活动,学术成果丰硕。工学博士参与科研项目相对比较多,包括学术性研究课题和工程研究与实践,因此,研究成果不仅有论文、著作,而且有专利问世。   工学博士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工学博士不仅承担了为数众多的课程教学任务,而且指导了许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在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推动学科发展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发挥专业所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博士将所学运用于工作实践,从而使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促进作用。   对诸多社会现象持有相对开明的思想观念。工学博士通过对子女教育传递新的家庭教育思想和理念,秉持相对理性的消费和投资理念,对其他社会问题所持态度相对公允。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工学博士愿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起到了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专业知识、传递科学理念的积极作用。   由于资料来源的局限性,本研究对工学博士职业之外的其他社会贡献了解不够深入,全面研究工学博士的社会贡献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所在。
其他文献
经验影响了婴儿的面孔种族偏好的出现,3个月婴儿在本族和他族面孔同时出现时,表现出本族面孔偏好。3个月后婴儿面孔种族偏好的发展及其眼动模式如何,尚未可知。本研究联合眼动技
期刊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选修制以及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的概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促使一种新的学生管理——以学生社区为平台的学生管理形式应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