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黄芩是植物黄芩的根部,是常用中药之一,其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其主要有效成份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最高。黄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抗炎、免疫调控、抗变态反应等,除此之外,文献还记载了黄芩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抗菌等功效。本文从现代生物理论的角度,考察黄芩在化妆品中的多种功效及评价其安全性,为多功效型中药化妆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思路及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以黄芩苷和黄芩素为主要有效成分对中药黄芩进行单体提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单体定性定量;通过生化酶学法,对黄芩苷、黄芩素进行酪氨酸酶抑制率测试,确定黄芩工艺目标成分。结果显示,黄芩素对酪氨酸酶抑制率明显高于黄芩苷,浓度为2 mg/mL时,抑制率可达到60%以上。2)以黄芩素为黄芩提取物含量目标成分,考察黄芩提取液在不同温度、液固比及提取时间下对黄芩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各因素水平。并建立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出工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通过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分析,设置三因素三水平分组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80℃、液固比20 mL/g、提取时间2 h。通过验证试验,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3)结合现行欧盟OECD发布的替代试验方法,通过离体牛眼角膜浊度法、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法、RBC溶血试验对黄芩提取物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牛眼角膜浊度试验中,计算得出IVIS值均小于3,刺激性结果为温和,不具有眼刺激性。在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法中,无光照条件下黄芩提取液的EC50为86.151 mg/mL,有光照条件下黄芩提取液的EC50为90.048 mg/mL,通过Phototox软件进行两条剂量曲线的对比运算,可得黄芩提取液的MPE=-0.127,PIF=1.046,表明黄芩提取液无光毒性。RBC溶血试验中,半数溶血率HC50=0.0449g/mL,可认为黄芩提取液无刺激性。4)运用酪氨酸酶抑制法、DPPH自由基清除测试、透明质酸酶抑制法、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微生物法对黄芩提取物进行多角度功效研究。结果显示,黄芩提取液浓度为0.2 g/mL时,酪氨酸酶抑制率达到75.87%,半数抑制浓度为0.106g/mL。黄芩提取液浓度为0.01 g/mL时,DPPH清除率已达到93.09%,浓度增加,其清除率可接近100%。黄芩提取液浓度为0.1 g/mL时,透明质酸抑制率可达到72.1%,半数抑制浓度为0.567 g/mL。黄芩提取液还具有一定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能力,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0 mg/mL,抑菌效能略高于水溶性茶树油5)在乳液配方基础上,结合肤感及稳定性评价,优化乳化剂和增稠剂两个体系,并确定黄芩提取液的添加量,制成黄芩低敏美白乳液,并进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及周期性美白功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乳化剂体系为Tego Care 450和酶解卵磷脂复配体系,最佳增稠剂体系为汉生胶和Sepiplus 400复配体系,黄芩提取物的添加范围为0.2~1.5%,起效最佳添加量为1.5%,使用60天后可使皮肤黑色素值降低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