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作为影响黄瓜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模型,评估模型在宁夏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适用性。以黄瓜品种‘黄乳四号’为材料,于2020年3~7月、8~11月在宁夏园艺产业园温室内进行了春秋两茬的不同水分处理试验。通过测试日光温室内温度、光照、太阳辐射及不同水分条件下黄瓜的生育期、叶面积、植株干鲜重、产量指标,利用春茬数据对黄瓜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模型进行参数的率定和建立,运用秋茬数据验证以上模型的精准性。旨在为实现西北地区温室黄瓜生产与环境调控的优化管理、提高温室黄瓜生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作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光温室黄瓜生育期模型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黄瓜生育期无影响。利用生理发育时间模型模拟黄瓜从定植期、开花坐果期、果实成熟期、初瓜期、盛瓜期、末瓜期所需的累积生理发育时间需要20、3、5、10、33和14d,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标准误差(RMSE)为3.27 d,归一化标准误差(nRMSE)为15.84%,符合度指数(D)为0.90。2日光温室黄瓜叶面积指数模型研究叶面积指数随累积辐热积的增加均S型生长,增长速度呈渐增期、线性生长期、缓增期的规律。依据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模型模拟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在不同水分处理下黄瓜叶面积指数预测结果的RMSE、nRMSE、D值、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在0.31~0.60m~2/m~2、11.27~15.26%、0.94~0.98、0.87~0.98 之间。3日光温室黄瓜干物质生产和干物质分配模型研究黄瓜在缓苗期后干物质生产与累积辐热积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采用曲线BIOMASS=a×ln(TEP)+b模拟黄瓜干物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产的动态变化。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干物质生产预测结果的RMSE、nRMSE、D值、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在285.57~504.25 kg/hm~2、12.48~19.75%、0.96~0.99、0.89~0.96 之间。黄瓜干物质总量在地上部、根系及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指数只随辐热积变化,不随灌水量发生显著的变化。采用分配指数(DI)=a+b×exp(-TEP/c)模拟黄瓜在地上部、地下部及地上部各器官间的干物质分配。各器官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干物质分配预测结果的RMSE、nRMSE、D 值、1:1 直线之间的 R~2 分别为:地上部分:在 321.24~569.09 kg/hm~2、11.04~19.41%、0.92~0.98、0.89~0.96 之间;地下部分:在 6.78~8.02 kg/hm~2、22.75~29.23%、0.67~0.89、0.66~0.81之间;叶:在 131.22~377.86 kg/hm~2、15.00~29.84%、0.82~0.93、0.81~0.97 之间;茎:131.56~184.76kg/hm~2、22.80~29.56%、0.81~0.90、0.85~0.97 之间;果:在 212.00~312.30kg/hm~2、17.26~29.14%、0.92~0.98、0.89~0.96 之间。4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形成模型研究黄瓜产量由采收果实的累积量决定。利用采收指数和产量模型YIELD=(FW/HI)/0.031模拟黄瓜的产量。不同水分处理下黄瓜产量预测结果的RMSE、nRMSE、D值和R~2分别在1204.06~3753.12kg/hm~2、16.06~19.54%、0.95~0.99、0.87~0.97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