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围岩参数不确定性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工程中支护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不确定性源于地质材料在其复杂的形成及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天然变异性(随机不确定性),以及由于缺乏现场特定信息和测试、设计阶段所引入的误差而导致的基于认知上的不确定性(认识不确定性)。虽然认识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使用保守的设计参数进行主观处理,但是由于缺乏对可变围岩响应的深入理解,上述做法可能会导致对项目成本和施工进度产生负面影响的过于保守的支护设计。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考虑围岩参数不确定性的途径,其重点是量化处理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将其直接反应到整个设计过程。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可以根据规定的极限状态计算支护结构的失效概率,从而提供一种对支护结构的性能表现进行度量的手段。此外,当考虑多个设计方案时,可靠度方法可与定量风险分析相结合,以安全性和最小成本为基础确定最优支护设计,而不是传统的主观保守设计。尽管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是由于一些技术和概念上的挑战,其在岩土工程,尤其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一直相对较少,尚需深入研究。本文旨在考虑隧道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尝试将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引入到隧道衬砌的设计实践中。同时,为隧道衬砌设计提供一种基于随机场的风险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具体可分为以下5个部分:(1)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分类及处理方法针对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分类,并通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相关方法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处理。理解并减少和控制岩石试验、土工试验中的不确定性。(2)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分类及简述首先,从可接受的风险概念出发,探究岩土工程中可接受的风险等级。然后,根据对不确定性变量(如围岩属性参数)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进行分类。最后,按照对极限状态函数求解方法和(或)计算精度的不同,对不同等级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进行划分。(3)考虑围岩参数内在随机性的隧道衬砌设计研究首先,利用二级可靠度设计方法,考虑围岩参数的均值、协方差以及概率分布类型。然后,采用收敛-约束模型探究围岩参数的内在随机性对隧道及其支护结构稳定性可靠度的影响。最后,将支护结构的失效概率与支护设计(如喷射混凝土厚度的设计)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考虑围岩参数内在随机性并基于可靠度的隧道衬砌设计。(4)考虑围岩参数空间变异性的盾构隧道管片设计研究首先,利用三级可靠度设计下的随机场理论建立围岩参数的二维随机场模型。然后,将围岩参数随机场映射到隧道二维有限差分模型上,并在蒙特卡罗模拟框架下进行有限差分模拟,从而得到一组关于隧道管片结构的响应变量。最后,对计算所得的响应变量进行概率分析,并对管片结构进行基于可靠度的设计。(5)考虑条件随机场的盾构隧道管片设计研究首先,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如钻孔资料,岩石试验和土工试验数据等),获取围岩属性并建立围岩属性条件随机场。然后,将围岩属性条件随机场映射到隧道二维有限差分模型上,并进行有限差分模拟,探究围岩属性特征参数(如变异系数、相关长度和互相关系数等)对隧道管片结构失效概率的影响。最后,对隧道管片结构进行基于支护强度和支护厚度的可靠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及其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隧道及其衬砌结构的可靠度就越低,基于可靠度的衬砌结构设计就越复杂。此外,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围岩参数随机场的隧道衬砌风险定量分析方法,并以此来评估隧道衬砌的性能表现以及对隧道衬砌进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设计。同时,将传统的安全系数与衬砌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或目标失效概率)联系起来,从而对隧道衬砌的失效风险形成更加直观且客观的认识。
其他文献
保护层开采通过卸荷效应使被保护层发生裂隙张开、卸荷损伤甚至破坏,进而使其渗透率急剧增大,最终实现卸压瓦斯的高效抽采及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探明被保护层的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是合理布置瓦斯抽采钻孔、提高卸压瓦斯抽采时效性的关键。近年来,针对保护层开采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某一特定赋存条件的被保护层或保护层展开的,对于不同距离的被保护层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还缺乏系统
高放废物在处置过程中释放热能导致处置库围岩温度升高,因而在研究北山花岗岩力学性能时要考虑温度的影响。在高放废物地下处置库漫长的建设与运营阶段内,周期性的爆破开挖、交通荷载以及温度波动造成的热应力变化对北山花岗岩的作用可近似视作疲劳荷载,研究温度对北山花岗岩细观疲劳断裂机理的影响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长期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核素地下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50℃-600℃热处理后的北山花岗岩为研究对象,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矿井动力灾害,突出发生时,大量破碎煤粉和瓦斯快速向采掘空间抛出,抛出的煤粉和突出冲击波会对人员、设施等造成伤害。突出发生后,井巷内聚集的大量高浓度瓦斯还可能导致瓦斯爆炸等二次灾害。由于突出机理的复杂性,人们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完全预防和控制。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突出煤粉-瓦斯固气两相流动力学演化规律,阐明了突出动力现象在短时间内的破坏效应,以期进一步完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小、排放低等比较优势,是公认的最环保的运输方式之一,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随着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增加和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行业的能源消耗将进一步持续增加。所以,在当今全球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下,实现电气化铁路系
往复密封属于流体密封技术的一种,其结构简单、紧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矿业工程等众多领域以达到密封效果并阻止外界物质进入机械系统内部。在机械系统中,往复密封圈的失效会直接影响整机效率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引发安全事故。航空作动器密封属于往复密封,它是实现飞行控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密封性能直接影响航空飞机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本文以应用于航空作动器的斯特封作为往复密封的研究对象,基于
期刊
随着我国露天矿产持续开采,排土场垮塌、滑坡等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以鞍钢大孤山露天矿外排土场为背景,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研究了排土场堆积散体的粒径分布规律和分区特征;运用室内三轴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颗粒级配对排土场散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底摩擦试验和数字散斑技术,研究了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炭资源地下开采过程中诱发的动力灾害,突出发生瞬间抛出数以吨计的煤并释放高达数万立方米的瓦斯。在过去的150年里,大量专家学者对突出发生机理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而目前仍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充分地解释突出的完整过程。突出的综合作用假说广泛为大家所接受,但由于人们尚未完全认识煤地质材料的天然属性,现有的突出理论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充分运用表面物理化学、弹塑性力学、渗流力学和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能源供给,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供给的重要支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富源辽阔,煤炭储量巨大,尤其在神府东胜煤田和新疆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其中神府东胜煤田开发技术成熟,产能稳定,煤层赋存条件好,成为我国煤炭供应的最重要产区。随着煤炭开采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8.8m综采工作面的投产代表了我国煤炭开采的最高水平。由于8.8m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会伴
碳化钛(TiC)具有极高的硬度、高的熔点和高模量,以及相对较低的密度,被广泛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或金属表面复合涂层的增强相,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在这些金属基复合材料或涂层中,TiC增强镍(Ni)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以及陶瓷的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因而具有极好的剪切强度和抗压耐磨性能。然而,传统的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混合法及原位合成法等,无法避免TiC分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