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通用语言,特别是交际双方未能掌握彼此的母语的情况下,英语作为中介语能使交际更加容易。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并没有沿着改革的大方向呈现长足发展。在写作教学上,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成果写作法,以模仿为主要方法,特别重视和强调写作的结果呈现与语法结构的正确性,却忽略了写作过程中学生在模仿之外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应该给予的解决方案。支架式教学是以社会建构主义为基础,再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的情况给予及时和适当的帮助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在成人或其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依靠概念框架,将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然后逐步的完成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当学习者能够独立完成相应任务后,教师和其他人所提供的帮助也成为支架也随之拆除,学习者即为下一个发展阶段而做准备。这个教学模式首先在外国应用并证实可行有效,但是在中国,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写作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所以本研究尝试将支架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通过设计并实行为期16个教学周的教学实验,对比传统的成果写作法与支架式教学法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实验对象选取了广东省东源县仙塘中学八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两个班随机分配,最终选定八年级3班为实验组,采用支架式教学对其进行写作教学指导,八年级4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成果写作法对其进行写作教学指导。两个班的授课教师、教材和课程进度都相同。实验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为问卷调查和写作测试,问卷调查分为前问卷调查和后问卷调查两次进行,英语写作测试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部分。数据收集以后使用SPSS2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第20版)进行分析。前测成绩分析表明两个班的英语写作水平无显著差异;实验后结果表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没有对控制组的写作内容等方面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实验组经过十六个教学周的教学实验,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明显提高了英语写作水平,具体分析后可以看到,他们的写作中的词汇、语法和结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前问卷调查显示两个组的学生对传统写作教学法意见偏向否定,而实验组学生对在试验后对支架式教学认可度非常高。笔者希望本研究的结论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能有所启示。鉴于笔者知识有限及其他不可预见的影响,该研究的设计及结论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而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影响作用也还需要更多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