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历史的、经济的原因,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造成了高等教育供给远远小于其需求,从而致使许多有才之青年被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 本文在高等教育供求不平衡矛盾的宏观背景下,围绕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解决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这一主题,探讨了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实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本论文对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改革的理论分析采取比较分析,对2010年高等教育投资需求和供给侧重进行定量分析,对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主体构成及其投资能力主要进行因素分析,对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方案和对策措施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通过采用不同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论述,使之对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简要地阐述了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的理论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高等教育在我国实行多元化投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然后综述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针对高等教育投资效率低下和投资不足两大问题,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和弥补高等教育投资短缺的方法,重点是对弥补投资供给和需求缺口的论述。解决投资不足的途径有三个:一是政府渠道,二是私人渠道,三是外国投资渠道;最后部分是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的实施对策,关键是采取法律调控机制、激励机制、资助机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运行,以及维护民办高校和外国教育投资的权益。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需要大量的投资,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实现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15%这个目标。本论文正是从解决投资不足这个目的出发,通过分析和论述,主要就如何解决投资不足及如何保障多元化投资的实施提出了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