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强劲的动力。但由于小微企业存在直接融资极少,间接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其融资难的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小微企业在寻求外部融资时,主要将银行贷款作为第一选择,商业银行在当前融资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小微企业缺乏可以对其信用状况评估和衡量的硬信息,商业银行始终难以破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和风险控制。作者通过对三位泰隆银行的中高层进行面对面的结构式访谈,引出对泰隆现象和泰隆模式的思考。 随后,本文将从市场定位的选择、营业特质、信贷产品特质三个方面对泰隆银行小微金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泰隆银行由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和发展历程,选择了小微企业市场作为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衍化出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产品体系、服务体系、风控和信贷模式紧密结合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了稳定的合理回报。作为国内关系型贷款模式的代表,泰隆银行通过社区化的客户获取方式降低了发展客户和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在贷前调查中采取了软硬结合、交叉验证的方式化解了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简政放权的信贷审批方式满足了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额度小、期限短、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实施了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模式,并辅以根植于客户需求开发的特色信贷产品和高效便捷的客户服务体系,成功地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回答了泰隆银行为什么做小微、如何做小微以及泰隆模式的现状如何等问题。 最后,根据对三位泰隆银行内部高管的结构式访谈,针对泰隆银行如今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内外放开和资产证券化等全方位的金融改革冲击,本文分析泰隆模式发展的瓶颈,并在客户开拓、客户体验、商业模式、队伍建设和网点布局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小微金融服务的五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