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亚洲飞蝗生物学特性与发生区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rr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飞蝗(Lu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属直翅目,蝗总科(Acridoidea),斑翅蝗科(Oedipodidae),飞蝗属(Locusta),是一种重大的农业害虫。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地区亚洲飞蝗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吉林亚洲飞蝗的发生动态规律,研究成果将为吉林省亚洲飞蝗蝗灾的预测预报及其科学防治提供基础资料。(1)吉林亚洲飞蝗的生物学特性亚洲飞蝗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蝗卵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蝗蝻发育历期为28-35d,每个龄期历时5-7d,7月上旬末期开始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7d雌雄两性开始交尾,7月下旬为交尾盛期,交尾约14d后雌性开始产卵,产卵一直延续到9月末。生态环境条件对亚洲飞蝗的取食、蜕皮、羽化、交尾、产卵等生长发育及繁殖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亚洲飞蝗雌雄成虫在性成熟时期可以发出鸣声,鸣声通讯与亚洲飞蝗种群个体之间的求偶、预警、觅食等活动密切相关。另外,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飞蝗由于所在自然环境的不同其染色体核型存在微小差异。(2)吉林亚洲飞蝗发生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亚洲飞蝗发生区的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因子对亚洲飞蝗的大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吉林亚洲飞蝗发生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部草原地区,发生区地势平坦低洼,周边有内陆河或湖泊,构成大面积的浅水湿地和芦苇湿地;气候春季较为干旱,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亚洲飞蝗发生区广泛分布飞蝗喜食物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亚洲飞蝗通常选择在地表裸露、高亢向阳的地段进行产卵,产卵地的土壤为碱性,土壤含盐量低于0.45%,发生区的土壤性质有利于亚洲飞蝗产卵及蝗卵的存活和孵化。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眼中,珠宝设计师,是一群时尚、优雅、高档次的人,甚至是遥不可及,但当我真正走近她们的时候,发现她们独具个性的设计背后,有很多有趣温馨的点滴故事,让小编和你聊聊我眼中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配乐堪称电影音乐的巅峰之作。本文就其主题音乐的旋律、结构、作用做了简要分析。
<正>工程测量、土石方工程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是确保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与基础,不管是哪种工程项目,均需要开展工程测量以及土石方工程~[1]。本文以沙特阿
目的对比不同微创术式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127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