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CO利用率与煤气流分布关系模型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炼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流通量最大的工序,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约占整体的50%,因此炼铁系统是钢铁行业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关键,是钢铁行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但高炉炼铁过程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的复杂过程,实时掌握能量利用情况是节能降耗的关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高炉操作人员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炉内的参数调整操作制度,而数据的非实时性大大影响高炉操作者对高炉调控的精确度。CO利用率能够实时的评价高炉能量利用的优劣。高炉煤气流分布是CO利用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包钢6号高炉为研究对象,以在线采集的高炉生产数据为基础,研究煤气流分布特征与高炉冶炼能量利用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  针对高炉煤气流分布特征与CO利用率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研究在大数据框架下的多元统计分析和模型聚类算法的建模策略,为高炉生产过程分析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采用包钢6号高炉的一个月(693小时)在线生产数据,首先通过数字识别技术对红外图像的时间字符进行识别,提取红外图像,以达到红外图像与十字测温数据的时间配准。其次利用提取后的红外图像结合十字测温数据分别获得表征中心煤气流分布特征的中心偏移度、高温区域面积比与表征边缘煤气流分布特征的边缘平均温度,实现了图像转化为数据。最后采用模型聚类的方法对煤气流分布特征与对应的CO利用率进行关系建模。结果表明:当煤气流中心无偏移和偏移较小的占有率超过90%,高温区域面积比高于0.3,边缘煤气流平均温度低于100℃或高于104℃,高炉平均CO利用率小于37%;当煤气流中心无偏移和偏移较小的占有率低于90%、高温区域面积比低于0.3,边缘煤气流平均温度在100℃和104℃之间时,高炉平均CO利用率大于37%。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在线监测煤气流中心偏移度、高温区域面积比和边缘煤气流温度等煤气流特征参数,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确定煤气流分布特征与CO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为高炉操作人员的实时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
其他文献
乡村治理过程中,司法参与必不可少,这既是国家权力运作的现实选择,也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系,同时也是司法功能的内在要求.但司法参与乡村治理仍存在参与度低、融合较困难的问
战“疫”时期如何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经济社会活力,既关乎民生又事关长远.5月13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会议审议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利用,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RSA密码体制是目前公认较安全的信息加解密体制。模幂运算是RSA密码体制的核心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4具有高安全性、无毒、价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其电导率极低,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在大电流充放电的条件下,循环性能有
随着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连铸钢水的清洁度和铸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间包作为钢液凝固之前经过的最后一个耐火材料容器,对钢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中间包冶金效果与中间
5月13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这是本届市人大常
期刊
本文研究了硫化钐的改性以及硫化钐/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稀土与橡胶作用机理分析。  采用硬脂酸通过球磨机干法改性硫化钐,在硫化钐表面包覆一层硬脂酸分子。通过激光
贝壳珍珠层是在珍珠层蛋白质的指导下通过生物矿化作用形成的。研究珍珠层蛋白质对掌握珍珠和贝壳的形成过程,乃至了解生物矿化机理都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从珍珠层蛋白质的
脑电,即从头皮表面记录到的电波信号,反映了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随时间的变化。脑电技术被广泛使用于脑电活动的时域及空域研究中。由于脑电完全是从头表检测生物体的自发(或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