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其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弧菌病害是限制我国海洋鱼类贝类等海洋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对鱼类的相关报道较多,但对贝类的相关报道较少。西施舌等无脊椎动物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合适的免疫刺激剂可以增加生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其整体抗病机能。外膜蛋白OMP(outer membrane protein)是细菌表面的有效抗原之一,用细菌OMP制备的疫苗,可保护机体抵抗同型或异型菌的攻击,其具有免疫原性且能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已经得到证实,而且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很容易提取OMP,因此研制开发OMP疫苗具有广阔的前景。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十分活跃的世界性热门课题,研究多种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为耐药性的监控和多种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本实验通过副溶血弧菌对西施舌人工感染,连续观察7d,发现副溶血弧菌对西施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死亡率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外观病理变化显著,取患病西施舌肠道、斧足、出水管、生殖腺、外套膜做石蜡切片后观察,各部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特征,尤其上皮细胞变化显著;以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法提取VP-OMP,SDS-PAGE法测定其蛋白分子量,Bradford法测定OMP浓度,发现不同培养条件(温度、pH、培养基)对VP-OMP有不同的影响;培养时间对VP-OMP无影响。用VP-OMP免疫西施舌后攻毒,连续观察14d,测得OMP对西施舌免疫保护率高于全菌灭活苗,并且高浓度OMP免疫保护率高于低浓度OMP免疫保护率,各项免疫指标(抗菌活力、溶菌活力、吞噬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拟态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7种细菌对3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副溶血弧菌对西施舌的致病性研究,OMP(外膜蛋白)的提取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SDS-PAGE,VP-OMP对西施舌非特异性免疫的初步研究以及7种细菌的药物敏感实验,为珍贵贝类细菌性疾病病理研究,OMP疫苗的研究,贝类非特异性免疫以及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