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二、巨噬细胞消融对肥胖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ng1987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肥胖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儿童肺功能影响的异同。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初诊的非急性发作的轻中度哮喘患儿230例。根据患儿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分为过敏组及非过敏组。再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Z评分将过敏组和非过敏组分为过敏体重正常组、过敏超重组、过敏肥胖组、非过敏体重正常组、非过敏超重组、非过敏肥胖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并分别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患儿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性别对肥胖与肺功能关联的影响。结果:各组哮喘患儿的呼气流速峰(PEF)、用力呼气75%流量(MEF75)、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非过敏肥胖组最低,非过敏超重组次低。过敏哮喘患儿各指标与BMI-Z评分不相关(P>0.05),非过敏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PEF、MEF75、MEF50、MEF25、MMEF与BMI-Z值呈负相关(r=-0.314-0.273,P均<0.01)。对过敏组和非过敏组按性别进行分层时,BMIZ评分与非过敏性男性患儿肺功能各指标如PEF、MEF75、MEF50、MMEF、FEF25-75/FVC相关性仍然存在(P<0.01)。BMIZ评分与女性非过敏性哮喘患儿各肺功能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肥胖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不同,肥胖对非过敏性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更大,主要降低非过敏性哮喘儿童气道的通气功能,这种作用在男性儿童更为明显。目的:通过建立消融巨噬细胞的肥胖小鼠模型,探讨巨噬细胞是否介导肥胖小鼠肺部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方法:通过小窝喂养,建立早期营养过剩肥胖小鼠模型。至150天龄时,实验组每天经鼻气管内滴入2-CA溶液(4mmol/L,40ul/只),连续一周。对照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小鼠被分成三组,体重正常组,肥胖组及肥胖巨噬细胞消融组。最后一次给药24小时后行肺功能测定,检测三组小鼠气道反应性。分析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并行肺组织HE染色和炎症因子TNF-α、IL-6、TGF-β1 Q-PCR检测。结果:肥胖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肥胖巨噬细胞消融组气道高反应性显著低于肥胖组,但仍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肥胖组支气管灌洗液总细胞计数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以巨噬细胞增高为主。消融巨噬细胞后,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数显著下降(P<0.01)。肥胖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并伴有炎症因子TNF-α、IL-6、TGF-β1表达增高,消融巨噬细胞后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炎症因子表达减少,TNF-αm RNA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介导了肥胖所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和肺部炎症。
其他文献
目的在人关节软骨细胞(Human articular chongdrocytes,HC-a)中筛选SHOX基因(short stature homeobox-containing gene,SHOX)过表达和干扰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1.为了得到嘌呤霉素筛选感染慢病毒载体阳性细胞的浓度,在软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嘌呤霉素,继续培养,观察软骨细胞的存活情况。2.SHOX过表达慢病毒、含有shRN
目的:探讨有效电话随访是否能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服用华法林的18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随访1年。其中研究组每月进行有效电话随访,对照组只是1年后进行1次电话随访。观察两组人群动脉系统栓塞和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最终1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研究组78例,对照组80例。
目的:探讨Nurr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采用MCAO/R和OGD/R模型模拟脑I/R损伤;体内注射Nurr1过表达相关腺病毒和体外Nurr1质粒转染后,TTC染色实验、相关神经功能评分实验和CCK-8实验用来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和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变化;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
目的: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不平衡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高死亡率。白细胞介素-37(IL-37)在预估脓毒症患者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IL-37作为一种潜在的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方法:检测114例成人脓毒症患者在ICU入院当天血清中IL-37水平,以及检测56例非脓毒症ICU患者及56例健康自愿者中血清IL-37水平。比较受试者28天生存状态和器官
膀胱癌为产生于膀胱壁的上皮和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方式多样化,但诊疗效果却仍然不尽人意,尤其是治疗抵抗的发生也成为肿瘤治疗的一大障碍。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核内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类型真核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的基因转录,而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其呈现过表达现象。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HMGB1与膀胱
背景:膀胱癌异质性强,患者通常呈现不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免疫治疗丰富了晚期患者的治疗选择,但其疗效在患者间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lncRNA)可在多维度、多阶段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参与癌症免疫,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标志物潜在地预测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目的:确立一种免疫相关lncRNA模型来预测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及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经部分半椎板手术入路和经典半椎板入路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经部分半椎板切除入路在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行部分半椎板入路切除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共55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行经典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肿瘤全切率、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感染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疼痛
第一部分 跑步锻炼对抑郁症CU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炎症的作用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跑步锻炼已经被证明能够改善抑郁症状,但其抗抑郁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海马神经炎症失调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跑步锻炼对抑郁症CUS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在适应性饲
希格斯场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负责产生基本粒子的质量,同时它也是标准模型中唯一的标量粒子。因此对于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成为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大型强子对撞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来研究标准模型的预言以及寻找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在新物理理论中通常会包含一个更加复杂的希格斯场,因此会产生更多的希格斯波色子,例如一个带电的希格斯玻色子。寻找这种新粒子
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具有非零质量,而且不同种类的中微子之间存在味混合,是标准模型之外新物理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研究中微子质量起源机制及其味混合模式是当前中微子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此外,标准模型中的CP破坏来源于夸克味混合矩阵中的复相位,但将该复相位作为CP破坏的唯一来源远不足以解释宇宙中的物质-反物质不对称。因此,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CP破坏的来源也是当前中微子物理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