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震荡,也引起了学术界对经济周期问题研究的一股热潮。经济周期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探究其形成机制,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做出预测以及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自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到2013年,我国经济共经历了十轮周期。改革开放前后,无论是在经济周期波动特点还是在经济周期形成机理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延长;(2)经济周期波动总体呈现平稳化的趋势;(3)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延长;(4)经济在收缩期出现了一个深“V”型的急速下滑和反弹。我们知道,经济周期的波动特点是经济周期形成机理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判定2000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形成机理与前九轮周期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关于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当前关于经济周期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第一,对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研究大多仅限于一般性的描述,而没有把经济波动的特征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相结合来进行分析;第二,有关经济周期形成机制的研究或是通过简单地检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是仅进行定性分析,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理论模型与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因此,我们在中国整个宏观经济背景的基础上来分析我国各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来探讨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因素。首先,本文在理论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理论。主要从对当前经济周期的总体判断、经济周期的具体形成机理、经济周期研究方法以及国外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最新描述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我们首先从了解其外在表现形式——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入手。紧接着本文对比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本文通过13个经济变量构造月度综合指数来分析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在实证方面,本文通过统计研究方法来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概况。与年度数据相比,月度数据能更好地反应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学者们一般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研究经济周期,但GDP增长率只有年度和季度数据,并没有月度数据,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波动的短期特征和效应,因此本文通过13个经济变量来构造月度综合指数,用其代替GDP来分析我国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在构造的月度综合指数基础上根据经济周期的“谷—谷”划分法,本文发现,第十轮周期的扩张期从2000年1月开始,到2008年7月结束,波峰出现在2005年12月,月度综合指数达到25.23858。收缩期由2008年8月开始,2009年1月结束,波谷出现在2009年1月,月度综合指数下滑到-5.97。2009年2月,经济进入了下一轮周期,经济在震荡徘徊中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来对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AR(自回归)模型分析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结果发现:1、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位势较高。在整个样本期间,计量结果的常数项为0.6813,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位势较高。经济扩张期间的常数项为0.8991,经济收缩期间的常数项为0.6266,扩张期间的常数项大于收缩期间的常数项,这说明我国经济进入了趋势性下降的通道。2、我国2000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是系统内部加速力量和减速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我国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中,内部传导机制的贡献率达到了65.32%,外部冲击的贡献率为34.68%。这表明经济的内在调整作用增强,也解释了为什么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稳化趋势。其次本文通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探讨影响2000年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外在冲击因素。本文用进出口、投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分别对产出和消费作回归分析。在回归前我们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产出和消费有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对投资以及进出口没有因果关系。经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1、对产出的影响。财政政策在整个样本期间对产出有阻碍作用、在收缩期间对产出有促进作用、在扩张期间对产出没有影响。无论是在整个样本期间,还是在样本扩张期间、样本收缩期间,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都不显著。2、对消费的影响。财政政策在整个样本期间对消费起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在经济扩张期间对消费起正向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收缩期间对消费影响效果不显著。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间对消费起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在经济扩张期间对消费没有影响,在经济收缩期间对消费增长起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再把计量结果与宏观经济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内部传导机制方面,乘数—加速数机制使经济循环往复地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几个阶段;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经济运行更多的受到内部传导机制的作用而更加平稳。在外部冲击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具有科学性;冲动主体由改革开放前的中央政府转变为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多元冲动主体并存;对外贸易加深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但是我国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易加剧经济的波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的月度综合指数出现连续6个月的下滑,经济走势呈现深“V”型下降。政府为了稳定经济推出的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使我国的经济迅速走出谷底,经济走势呈现深“V”型的上升。但是政府的刺激政策具有短期效应,由于经济系统内部的根本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我国经济2011年以后在震荡徘徊中下降。本文的结论是:1、经济周期内在传导机制的作用增强是本轮周期呈现微波化趋势的主要原因;2、政策冲击是导致本轮周期持续时间延长的最主要原因;3、过于依赖出口拉动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4、由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因此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经济增速会下滑,落入到中速增长区间。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更具有科学性;3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均衡、平稳发展的根本途径;4、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5、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6、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7、加快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改革。本文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总体而言主要是通过13个月度指标构造月度综合指数来描述经济周波动轨迹,使得一些变量的先行和滞后影响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周期运行受到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在周期的形成机理计量分析中难免将一些重要因素遗漏了;由于自身理论水平和对实际经济运行了解的局限,文中的理论和对策分析不够深入。以上不足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弥补、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聚丙烯酰胺常用做助滤助沉剂以加速铝土矿浮选尾矿的沉降浓缩。当聚丙烯酰胺随回水返回至铝土矿浮选系统时,会对铝土矿的浮选产生严重影响。本论文采用多种测试技术,结合
丰宁银矿为隐爆角砾岩型银矿床,工业矿体的富集与地层、火山机构、角砾岩特征、萤石化蚀变及岩体内部的微小裂隙等控矿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火山机构、矿物组合、角砾性质、矿
<正> 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英名和诗作千古流芳、万代传诵。其人、其文同在中国和世界人格和文学的境地树立起令人敬仰的巍峨丰碑。抒发情怀、叙
期刊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布局也在随之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兴起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件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制冷方式不能够实现对微型器件的制冷,而固体制冷作为新型的制冷方式可以满足微型器件的制冷需求。固体制冷主要包括
<正>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年龄在2~13岁之间。其中2~6岁14例,7~13岁10例。女性9例,男性15例。病程最长者7个月,最短1周;服中药前,多数患儿曾经西药治疗无效。治疗方法拟补中益气汤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手机银行以其便利、高效的特点极大丰富了银行系统服务的内涵。本文立足于网络安全技术,针对手机银行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手机银行系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尾矿干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矿山企业的关注。为实现尾矿的固液分离,强化尾矿沉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针对河南某铝土矿浮选尾矿沉降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性能的检测标准以及性能评估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欠缺整体评估手段,还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智能变电站二次设
典当,昔日意味着贫穷的一种行为。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周转资金应急、消费和投资的一种手段。对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尤其是经济效益欠佳的企业而言,是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