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建立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人力资源,其能否顺利就业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用人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变化,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心理普遍存在。因此,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焦虑心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其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焦虑心理现状的调查,以实证的方式深入探索和分析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内外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心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硕士研究生以健康心理面对就业。基于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背景,本研究首先综述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方面的研究;其次,基于焦虑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从高校性质、性别、年级分布、生活地域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的现状进行分析,再次,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外在因素。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果,探讨缓解和应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心理及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措施及对策。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为研究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26所高校进行测试研究,回收有效问卷786份。研究分析发现,①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状态焦虑和物质焦虑均高于一般水平;②在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水平的因素中,高校性质、生活地域规模及父母受教育水平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③硕士研究生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价值观因素通过自我效能感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产生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应通过创设成功体验机会、正面引导、积极鼓励及设置合理目标等形式促进硕士研究生正面就业焦虑;②社会和学校层面方面,应积极构建就业指导网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培养硕士研究生符合其职业需要的技能和能力;③硕士研究生自身层面,应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调整期望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