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当前,广东城镇化率位居全国第一,农业现代化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又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两化”的协调性不高,广东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步晚于城镇化,两者没有达到良好的互动作用等。本文在探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各自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测评两者的协调程度,既是促进广东经济全面发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也是寻求科学发展路径的理论要求,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基于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城乡互促理论展开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化”的协调度。  论文结构如下:首先,本文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出发,对新型城镇化的测评、农业现代化的测评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评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做出简要的分析评价,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构建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两化”协调发展指数。然后,从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两个视角对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纵向时间分布方面,采用2000-2015年广东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及测算协调度,横向空间分布方面,选择全省20个地级市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本文如下结论:纵向方面,2000-2015年广东“两化”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中度协调”最后到“优质协调”,这与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相一致;在横向方面,广东各市间“两化”协调发展的程度总体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此外,本文在结合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两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其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中凸显出越发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一
随着普通消费者越来越难以通过传统的方法来评估食品质量和食品风险,消费者逐渐倾向使用信任来处理同益复杂的食品风险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对于恢复消费量,消费者信任则显
学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密切相关,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