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革屑是制革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的蓝革革屑因含有重金属铬而被视为危险废弃物,严重阻碍了制革工业的发展;蛋白类有机肥是目前农业的急需,施用蛋白类有机肥也是解决农业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如果将废革屑中含有的丰富蛋白质提出来制备成含有不同中、微量元素的多肽螯合肥,不仅可以解决制革固体危废的污染,又能够缓解当前农业对有机肥料的急需,对制革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论文主要利用碱水解革屑制备3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并脱除多肽中的重金属铬,以多肽及CaCl2、Zn(CH3COO)2、FeCl2为原料,通过螯合反应合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多肽钙、锌、铁有机螯合肥料,对产物的结构分析表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采用NaOH水解革屑,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NaOH用量、温度、时间及液固比对水解反应结果的影响,制备不同分子量的多肽A、多肽B、多肽C水解液;利用CaO脱除多肽中的重金属铬,并表征水解液的结构和性质;测得三种多肽数均分子量分别为2995 Da、1026 Da、680 Da;浓缩后水解液浓度为0.32 g/mL,铬含量分别为38.90 ppm、47.50 ppm、49.50 ppm;水解度分别为5.80%、15.88%、22.55%;氮含量分别为14.27%、14.22%、14.23%。结果表明: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溶液中的OH-浓度增加,水解反应速率加快,水解度增加,分子量减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水解度增加;时间对水解度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水解度随着液固比的降低而增加。其次,考察pH、多肽与金属质量比、温度及时间因素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确定了3种分子量的多肽水解液与3种不同元素螯合的最优条件。研究发现随着多肽分子量的减小,螯合率逐渐增加,分子量为680 Da多肽与离子的螯合率最高,多肽与Ca2+、Zn2+、Fe2+的反应最高螯合率分别为77.54%、75.22%、75.77%。多肽分子量越大,肽链长度越长,反应的空间位阻越大,溶液中存在的游离氨基与羧基越少,使得螯合的难度增加。螯合物中铬含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有机肥料使用。最后,将多肽螯合肥应用于苏州青油菜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多肽螯合钙有机肥可明显提高苏州青油菜的株高与叶宽;多肽螯合锌有机肥可明显提高苏州青油菜的株重、株高与叶宽;多肽螯合铁有机肥可明显提高苏州青油菜的叶绿素含量;多肽螯合肥对小油菜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施肥量为97.18 mL/m2条件下,油菜株高最高增加量为20.16%,油菜叶宽最高增加量为26.64%,油菜单株重最高增加量为14.34%,叶绿素的增加量为39.93%,多肽螯合有机肥与商品氨基酸螯合有机肥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将难以治理的废革屑应用的农业中的有机肥料中,对于环境的保护及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