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方案优化及在肝细胞癌诊断中效能评价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动脉三期扫描技术、动脉双期扫描技术和动脉单期扫描技术在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015.01.01-2016.06.30期间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怀疑为HCC患者,对这95位患者进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扫描采用动脉三期扫描技术。本研究通过动脉三期扫描中任意两期图像的组合模拟动脉双期扫描,通过动脉三期扫描中任意一期图像模拟动脉单期扫描,首先对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各个时相的扫描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其次研究95位患者的109个结节在不同动脉扫描方案中强化率的差异。结果:动脉早期出现伪影的例数为55(57.9%),动脉中期出现伪影的例数为53(56.9%),动脉晚期出现伪影的例数为60(63.2%),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883,p=0.458,p=0.374);门静脉期(33,34.7%)、移行期(25,26.3%)和肝胆期(28,29.5%),这三个时相伪影出现概率显著低于动脉期伪影出现概率(p=0.002,p<0.001,p<0.001)。动脉早期扫描强化率为33.0%,动脉中期扫描强化率为72.5%,动脉晚期扫描强化率为74.3%,McNemar检验显示动脉中期强化率显著高于动脉早期强化率(p<0.001),动脉晚期强化率显著高于动脉早期强化率(p<0.001),动脉晚期强化率与动脉中期强化率(72.5%vs.74.3%)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815)。动脉早-中期强化率为34.9%,动脉中-晚期强化率为76.1%,动脉早-晚期强化率为36.7%,动脉双期扫描阳性率似高于动脉单期扫描阳性率(76.1%vs.72.5%,74.3%),但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125,p=0.500)。动脉三期扫描强化率为92.7%,显著高于动脉中期扫描阳性率(92.7%vs.72.5%,p<0.001)、动脉晚期扫描阳性率(92.7%vs.74.3%,p<0.001),同时显著高于动脉中-晚期扫描阳性率(92.7%vs.76.1%,p<0.001)。总而言之,动脉中期和动脉晚期三者图像的伪影出现概率无显著差异,另外动脉三期扫描较动脉单期扫描或动脉双期扫描阳性率更高。结论:动脉三期扫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不延长总扫描时间的情况下,较动脉单期扫描和动脉双期扫描而言显著提高强化率,因此在固定时相扫描方案中,动脉三期图像扫描技术具有明显优势,较动脉双期扫描和动脉单期扫描更容易捕捉最佳动脉成像时机。目的:本研究对不同延迟时间的肝胆期图像定量测量,旨在探究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肝胆期的合理延迟时长。方法:选取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015.01.01-2016.06.30因肝脏局灶性病变就诊的病人普美显增强磁共振图像,对满足入组条件的77位患者的95个结节纳入回顾性研究,测量注射对比剂0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时肝脏实质信号和病灶信号,计算肝实质信号相对增量及肝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结果:本研究发现80.5%患者在肝胆期延迟10min时可见Gd-EOB-DTPA排泌进入胆道。肝实质信号增量在对比剂增强后3分钟至5分钟之间随时间进展逐渐增高(p<0.001),在对比剂增强5分钟达到峰值,在对比剂增强后5分钟至10分钟至15分钟至20分钟之间随时间进展逐渐减低(p<0.001,p<0.001,p=0.025)。注射对比剂后肝脏病灶CNR随时间不断变化,CNR在0分钟到5分钟到10分钟之间显著升高(p<0.001,p=0.007);CNR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似有升高,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似有下降,而这些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9,p=0.361)。SNR在0分钟到5分钟后显著升高(p=0.036),在5分钟时达到峰值后显著下降(p=0.001),SNR在注射对比剂10分钟到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43,p=0.246)。结论: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肝胆期延迟10min就已经能够满足肝功能良好患者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需求。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普美显增强磁共振中EASL标准和新标准(动脉期高信号+肝胆期低信号)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8位超声检查或CT检查怀疑肝脏局灶性结节的患者的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扫描纳入研究,98位患者中120个肝脏结节均经过病理检查验证(肝细胞癌105个,肝内胆管细胞癌8个、混合型肝癌1个、血管瘤3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个)。首先评价HCC影像学特征中的单个征象的诊断效力,同时使用卡方检验比较欧洲肝脏病学会的HCC诊断标准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新标准在HCC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HCC影像学特征中动脉期强化的诊断效力较高,敏感性为75.2%(79/105),特异性为66.7%(10/15)。而门静脉期或移行期环形边缘强化特异性较高,可达到86.7%(13/15),然而其敏感性较低,仅为11.4%(12/105);本研究发现在HCC诊断中EASL标准的曲线下面积为0.671(95%可信区间0.580-0.754),新标准的曲线下面积为0.652(95%可信区间0.560-0.737),两者相比差异显著(Z=2.029>1.96),但二者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0,表明诊断效力较低;对直径小于30mm的结节进行亚组分析,发现EASL标准的曲线下面积为0.572(95%可信区间0.414-0.720),新标准的曲线下面积为0.521(95%可信区间0.365-0.673),两者相比差异显著(Z=2.084>1.96),但二者ROC曲线下面积同样小于0.70,表明诊断效力较低。结论:EASL标准和新标准在普美显增强磁共振中诊断效能均不理想,肝脏疾病的诊断无法仅仅依赖单一征象和其简单的排列组合,需要关注病灶在增强扫描中的动态变化以微小细节。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尽管传统疗法对肿瘤初始有效,但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依然是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两大原因。研究表明,传统疗法能杀灭肿瘤组织中大部分分化和增殖的癌细胞。然而,
近年来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er))技术快速发展,因其非接触测量的工作方式及高效准确的获取物体几何信息的技术优势,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对点云数据的研
目的:研究MRI在腹膜后间隙原发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间隙原发肿瘤MRI表现,分析对肿瘤定位判断的MRI征象,观察各肿
随着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领域,农业生产中也出现了许多智能化的农机系统,如农业信息系统、作物模拟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机化视觉系统、追溯信息系统、植物
本文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的变分原理,并给出了这一问题的较精确的解答.
中油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全球开展石油石化工程承包项目,提供油田全面技术服务,供应各类石油装备及器材的综合性专业公司。自成立初,即
国土资发〔2011〕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采取综合
<正> 一、科研始于问题 有一位美术学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对笔者讲到:在当下中国美术域中,“最不值钱”的东西,大概是“美术教育家”的称号了。的确,在中国,似乎只要是从事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