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寡糖是指以大豆及其加工副产品(如大豆粕、大豆糖蜜和大豆乳清)等为原料生产的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等。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寡糖对0~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排泄物粪臭素浓度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3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饲喂不同日粮。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40 mg/kg金霉素),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含抗生素),试验组分别在负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5 g/kg、2.0 g/kg、3.5 g/kg和5.0 g/kg的大豆寡糖。试验期42d,分为0~21d和22~42d两个阶段。饲养试验期,记录每天采食量、死亡率,并分别于第0、21和42d空腹称重;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排泄物和盲肠内容物,测定血清免疫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排泄物粪臭素等相关指标浓度,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盲肠菌群结构。试验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2.0 g/kg、3.5 g/kg和5.0 g/kg的大豆寡糖组,显著提高了0~21日龄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除0.5 g/kg大豆寡糖组外,其余各组显著提高了22~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正对照组、3.5 g/kg和5.0 g/kg大豆寡糖组显著提高了0~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正对照组和大豆寡糖组,显著降低了22~42日龄肉仔鸡料重比(P<0.05)。(2)免疫功能:除正对照组和添加0.5 g/kg大豆寡糖组外,其余各组与负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血清补体含量(P<0.05);添加3.5 g/kg和5.0 g/kg大豆寡糖组与负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血清溶菌酶含量(P<0.01),与正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排泄物粪臭素和有机酸浓度: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3.5 g/kg和5.0 g/kg的大豆寡糖组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排泄物甲酸的含量(P<0.01);3.5 g/kg大豆寡糖组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pH值(P<0.05),显著提高了肉仔鸡排泄物中乙酸的含量(P<0.01)。除0.5 g/kg大豆寡糖组外,其余各组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中吲哚的含量(P<0.05);正对照组和大豆寡糖组极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粪臭素的浓度(P<0.01)。(4)盲肠菌群结构:日粮添加大豆寡糖对肉仔鸡盲肠门水平菌群占比无显著影响(P>0.05),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添加大豆寡糖显著影响肉仔鸡盲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瘤胃球菌(Ruminococcus)属的占比(P<0.05);各处理组对盲肠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菌群占比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在对盲肠菌群的影响方面,添加大豆寡糖可以产生与正对照组相类似的结果。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大豆寡糖能够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提高了免疫功能,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粪臭素浓度,优化了盲肠菌群结构。推荐大豆寡糖的适宜添加量为3.5~5.0 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