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无论是从公民个体、国家社会发展还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国家公民意识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顺应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提高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很多学者都在关注公民意识这一研究课题,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目前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公民意识研究,缺乏实际调查,实证研究也比较少,探讨形成原因和对策更是少之又少。笔者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特殊情况和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形成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当前社会教育现状出发,尝试性的提出对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是本论文新意所在。  本论文从我国教育现状出发,分为四大部分进行论述:论文第一部分是学生公民意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论文第二部分是在对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培养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现阶段对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论文第三部分主要阐述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现状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  本论文主要观点是在当前形势下,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广泛的问卷和谈话调查,总结出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尝试性概括出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即国家必须建立一个体现高职高专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学校和家庭联手协作下,做到两位一体;作为培养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应该更新理念,准确定位,大胆的进行管理改革和因地制宜的课程改革。坚持直接教育和间接熏陶共同发展、法制管理和德治教育双手抓的原则;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提高德育教学的工作实效;最终达到为高职高专学生树立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现代公民意识。
其他文献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东亚面临严重的安全困境,这种困境的根源既与历史相关,也是现实的威胁,既是观念结构下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大国权力的担忧。对抗和敌意深入到了美国的双边军事同盟的骨髓中,而东盟曾
学位
学位
学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八大再一
学位
纯粹经济损失是一个比较法上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