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全球男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和放化疗。对于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前列腺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为骨转移。骨转移的出现将很大程度上提示的患者的预后不良。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家族(Heparin-sulphate proteoglycans, HSPGs)是构成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基本成分。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a)是一种β-葡萄糖醛酸内切酶,也是唯一一种可以降解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家族(HSPGs)的酶。Hpa通过裂解HSPGs的HS侧链从而破坏ECM和BM的基本结构,并释放联接在HS侧链上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参与重要的生理过程,如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管生成、肿瘤进展等。Hpa还能够介导蛋白激酶B/Akt发生磷酸化,并促进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13K)依赖的内皮细胞发生迁移。有研究表明Hpa不仅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同时对淋巴管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Hpa还能以不依赖酶活性的方式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从而改变细胞生物学行为,比如Hpa可促进信号转导分子Src的磷酸化,从而促进VEGF的表达。Hp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尤其是发生侵袭及转移的肿瘤组织中,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头颈部癌等。在多种癌组织中发现,Hpa跟肿瘤的血管生成、远处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但是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有关Hpa的报道较少,因此有关Hpa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显得颇具意义。研究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材料及方法选取南方医院病理科2003年至2011年期间诊断为前列腺癌(Pca)的手术/穿刺术后病理组织标本80例(年龄,43至87岁,平均年龄71岁),前列腺增生(BPH)电切术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其他有关抗癌治疗,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其他恶性疾病。所有前列腺癌病例按照年龄、TNM分期、Gleason评分、有无骨转移、PSA值分组,按2009年UICC的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即用型二步法(Non-Biotin HRP Detection System),回顾性研究Hpa, VEGF、b-FGF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随访。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个独立样本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级资料相关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有生存资料的75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研究结果1.Hpa、VEGF、b-FGF在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Hpa、VEGF、b-FGF的阳性表达均位于腺上皮细胞胞浆、癌细胞胞浆中,偶见Hpa表达于细胞核。Hpa在Pca、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0%、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VEGF在Pca、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5%、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 b-FGF在Pca、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5%、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Hpa、VEGF、b-FGF在Pca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PH组。2.Hpa, VEGF、b-FGF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前列腺癌(Pca)中,有骨转移组Hpa、VEGF、b-FGF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01、P<0.01、P<0.001)。T3-T4分期组Hpa, VEGF、b-FGF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T1-T2分期组(P<0.01、P<0.01)。Hpa、VEGF表达在不同PSA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且与PSA值呈正相关(P<0.01、P<0.001)。在两两比较中,PSA≤20组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PSA≥100组(P<0.01、P<0.01),但是相邻两组(即PSA≤20组与20<PSA<100组之间,20<PSA<100组与PSA≥100组之间)Hp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两组(即PSA≤20组与20<PSA<100组之间)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表达在不同PSA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a、VEGF、b-FGF表达在不同Gleason分组、年龄分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pa与VEGF、b-FGF的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Hpa与VEGF、b-FGF的相关性,Hpa的表达分别与VEGF、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4, p<0.001; r=0.583, p<0.001)。4.生存分析结果在80例病例中,有75例(93.8%)可进行随访。骨转移组、T3-4分期组平均生存时间较无骨转移组、T1-2分期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01、p<0.01)。Hpa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较Hpa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01)。VEGF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较VEGF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01)。b-FGF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较b-FGF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有无骨转移、Hpa, VEGF、b-FGF蛋白表达能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pa, VEGF、有无骨转移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pa、VEGF、b-FGF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有显著的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骨转移密切相关。Hpa, VEGF的表达还与PSA值相关。在前列腺癌中,Hpa蛋白的表达分别与VEGF、b-FGF表达呈正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Hpa表达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这提示Hpa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Heparanase可能是一种新的预测前列腺癌预后的分子标记,为前列腺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