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陌陌网络社交伦理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出现正让信息传递变得简单、快速而廉价,重塑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伦理学已成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网络社交的普及,让网络伦理学研究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陌陌是近些年依托互联网而快速兴起的社交软件。陌陌网络社交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简单、方便、廉价的社交工具,但一些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社交时产生一些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也令人堪忧。本论文试图从网络伦理学视域展开相关研究,以深入分析,进而规范大学生的陌陌网络社交行为。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选题的由来、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径等。第二章探究陌陌网络社交的特性和大学生使用陌陌网络社交的两面性。第三章从网络伦理学视域分析大学生陌陌网络社交的失范的现象和成因,尤其是集中探讨了大学生陌陌网络社交失范的具体表现及五点成因:陌陌的匿名属性、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相对匮乏、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高校相关规章制度相对缺失、社会问题在网络空间的映射。第四章提出应对大学生陌陌网络社交的伦理失范的路径,认为必须实现国家、政府、高校、家庭和个人全方面、多层次的联动和协作,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
其他文献
明代中后期,心学风行天下,经学发展处于积衰状态,易学发展相对于汉、宋而言相对单调,普遍受朱子易学影响,少有兼通象数和义理的易学大家,明代易学研究也因此长期以来成为学术
本文试图通过对胡塞尔前“观念”现象学中的范畴代现、内感知和现象学反思、还原以及时间等一系列基本概念的研究,来深入挖掘胡塞尔前期现象学对现象及意向性等事态的多层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