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可持续治理小麦白粉病危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抗病品种的培育需要有抗病种质资源的积累和储备。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定位小麦地方品种的有效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新的抗源。1、利用小麦地方品种红洋辣子×中作9504组合的264株F2群体和210个F2:3家系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发现红洋辣子对E09菌株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PmHYLZ控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集群分离分组分析法(BSA)将PmHYLZ定位在7B染色体短臂上,并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PmHYLZ位于EST标记BE606897和SSR标记Xgwm4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1.7cM和3.6cM。利用中国春及其第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缺失系将PmHYLZ定位在7B染色体短臂的7BS-1-0.27-1.0区域。从抗谱、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比较了PmHYLZ与位于同一染色体臂的Pm40,证明PmHYLZ是不同于Pm40的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根据这些结果,PmHYLZ被正式命名为Pm47。2、小麦地方品种箭头红与中作9504杂交,构建289株F2群体和224个F2:3家系,抗性遗传分析表明,箭头红对E09菌株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PmJ控制。利用SSR标记和ISBR标记结合BSA法将箭头红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PmJ定位在3BS上。PmJ位于ISBR标记cfp1347和SSR标记Xgwm53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2.2cM和0.7cM。利用中国春及其第3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缺失系将PmJ定位在3B染色体短臂的3BS-9-0.57-0.75区域。从抗谱、来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看,PmJ与位于相同染色体的Pm13不同,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3、遗传分析表明,小麦地方品种笨三月黄对E09菌株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PmB控制。利用SLAF-seq技术和Super-BSA方法将笨三月黄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PmB定位在5A染色体上,通过SSR标记的加密,构建了基因PmB的遗传连锁图谱。PmB位于dCAPS标记ESNP2和SSR标记Xbarc15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0.7cM和1.9cM,与dCAPS标记ESNP1共分离。利用中国春及其第5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缺失系将PmB定位在5A染色体长臂的5AL-10-0.57-0.78区域。本研究的结果为SLAF-seq技术在小麦抗病基因快速、准确定位上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