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在新疆棉田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w1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属膜翅目,茧蜂科,小蜂茧蜂亚科,侧沟茧蜂属,是棉铃虫低龄幼虫寄生蜂。本论文在室内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粘虫为室内大量繁育中红侧沟茧蜂的替代寄主,建立了室内大量繁育中红侧沟茧蜂的工艺技术流程。并研究了人工繁育的中红侧沟茧蜂在新疆棉田扩散行为及田间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可有效地控制棉田二代棉铃虫的危害,利用天敌昆虫对棉铃虫进行生物防治可作为新疆棉田害虫综防体系的一个主要措施。 1、中红侧沟茧蜂的寄生对棉铃虫幼虫取食量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明显降低寄主的取食量,被寄生的6日龄和8日龄幼虫较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分别减少75.4%和67.0%;被寄生的6日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小于被寄生的8日龄幼虫取食量。被寄生后棉铃虫幼虫取食量和体重缓慢上升,到第8天至第9天其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下降。中红侧沟茧蜂寄生能明显影响棉铃虫的取食行为,棉铃虫被寄生后在棉株上取食次数明显减少、静息时间增加、爬行时间减少、吐丝下垂时间减少。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在压低虫口基数的同时,可有效的控制当代棉铃虫的危害。 2、室内研究了不同日龄中红侧沟茧蜂成蜂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寄主被寄生时的龄期对寄生蜂幼期发育历期和茧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5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可以寄生1-4龄寄主粘虫,不寄生5龄幼虫;偏爱寄生2龄和3龄幼虫,其寄生率高于对1龄或4龄幼虫的寄生率;对1、2、3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21、0.31、0.27和0.21;寄主幼虫供寄生后,其寄生率随寄主幼虫供寄生时的龄期增大而下降。寄生于4龄寄主幼虫的蜂,其卵至结茧的历期显著长于寄生于2或3龄寄主幼虫的蜂,寄生4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茧重明显高于寄生于2龄或3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蜂茧茧重。随着雌蜂日龄的增加、寄生能力下降;但雌蜂日龄对寄生蜂子代卵至结茧的历期和茧重没有影响。 中红侧沟茧蜂对寄主棉铃虫大小有显著的选择性,主要寄生3龄棉铃虫幼虫以下幼虫,4龄以上棉铃虫很少被寄生。2-3龄棉铃虫幼虫为中红侧沟茧蜂的最佳寄生龄期。寄生时寄主幼虫龄期与卵-结茧期、茧蜂茧重、茧-成虫期、成虫羽化率和成蜂寿命之间存在相关性,寄生1龄幼虫其卵-结茧期明显长于寄生于2-3龄幼虫:随着寄生时寄主龄期的增加,后代的茧重明显增加,但是茧-成虫期的历期、成虫的羽化率以及成虫寿命没有差异,雌蜂的寿命稍长于雄性。 3、室内以6日龄粘虫作寄主研究了不同蜂密度对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用1、2、4、6、8对中红侧沟茧蜂连续5日分别寄生50头粘虫幼虫,4对蜂和6对蜂处理粘虫的总出茧率最高,但平均每头雌蜂的出茧率却随蜂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蜂密度的处理中后代茧重和羽化率没有显著变化;子代雌蜂的比例随寄生蜂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 4、在室内控温和田间罩笼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补充营养对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寿命缩短,不同温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补充蜂蜜水能明显延长成虫的寿命;相同条件下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寿命。在18℃并饲喂10%蜂蜜水条件
其他文献
2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通过发行专项公司债募集资金用于纾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25日,银保监会发文表示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
报纸
题目(2011北约13校自主招生试题)在△ABC中,a+b≥2c,求证:∠C≤60°.如果把条件中“c≤a+b/2”改为“b≤√ac”、“b≤√a^2+b^2/2,b≤√1/a+1/c/2”时,结论还能成立吗?经探究,我们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SCI、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 Fang Data和VIP等数据库,全面收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一种对世界柑橘产业造成毁灭性破坏的病害,俗称“柑橘癌症”。柑橘黄龙病病原(Candidatus Liberibacter)是寄生于柑橘韧皮部的一种不能体外培
近年来,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舆情危机频发,社会反响强烈。消防部门作为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主要力量,如何有效应对各种舆情危机,成为当前消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通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驻村干部参与到村庄贫困治理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与村干部一并成为了村庄贫困治理主体。这就意味着众多精准扶贫事务需要驻村干部与村干部通过互动方式来完成,并且大量社会现象表明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的互动关系影响着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如精准识贫任务的完成、精准扶贫项目的开展等。这就使得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互动过程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分析极具研究价值,同时由于精准扶贫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现实性,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