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稳健、真实的回报。对于一个发展健康的证券市场来说,预期收益率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同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息息相关。那么我国目前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怎样的回报?作为资本市场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通道,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在企业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IPO的定价及其上市首日及长期的价格变化可以从收益率的角度体现市场效率,反映资本市场是否对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IPO价格行为问题不仅仅是一级市场的问题,同时也是二级市场效率的体现。因此,研究IPO股票上市前后的价格行为,对于探索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IPO全程价格行为是IPO从发行到上市再到上市后较长时期之内,其价格的全部变化过程。IPO全程价格行为包括两大阶段,即IPO抑价和后市表现,囊括资本市场IPO领域普遍存在的两类“异象”——即高初始收益率和长期弱势表现。IPO抑价指IPO股票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其上市首日的市场价格,从而给一级市场投资者带来正的初始收益。IPO长期弱势指以上市首日价格为起点,IPO股票的长期市场表现往往弱于市场大盘,或者配比的非新股组合。本文把IPO抑价和IPO后市表现作为相互联系影响的动态过程,结合我国A股市场长期所特有的政策管制、股权分置等现实特征,配合使用多种模型和测度方法,对A股IPO的价格行为进行整体性研究,发现了造成中国新股高初始收益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有效的二级市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提高A股市场定价效率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