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酱油产品体系基本形成,放眼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酱油生产的安全保障还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重要技术依据和支撑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安全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善。我国酱油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各个体系涵盖范围不够全面、安全限量标准缺乏、安全检测方法标准不足及部分标准标龄过长、通用性较差等方面。本文旨在综合分析我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和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合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以及符合出口酱油要求的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出口以至最终食用等过程实际存在和潜在性的危害进行分析判定,找出最终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环节,并实施相应控制措施,使食品危险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安全性的目的。这一管理体系不仅为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及商检局提供了执行监督的指南,更重要的是酱油生产企业依靠这一体系,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品质,塑造企业品牌形象,进行商品竞争的自身管理手段,具有简便易行、合理有效、经济实用的特点,有助于使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媲美,参与国际竞争,从而让中国的高品质酱油走向世界。本论文将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GMP(良好生产操作规范)应用模式进行对比;结合2011年10月1日实施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着重研究HACCP与QMS(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融合,建立一套以HACCP七大原理和十二个步骤为核心、与GMP、SSOP、QMS、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的多体系整合的新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和运行效率,减少企业各基层负担,降低企业体系建立与运行的成本及咨询与认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