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油的营养价值极高,常被添加到水产养殖饲料中,但因其包含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生产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作用,性质不稳定的脂肪酸极易发生氧化变质,氧化后的鱼油产生的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如醛、酮、醇、酯、酸等化合物直接影响水产动物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威胁养殖对象的健康,进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氧化鱼油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其对水生动物带来氧化应激的消极影响,而关于饲料中鱼油氧化后水生动物机体内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研究较少。众所周知,L-肉碱在脂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近些年来,为达到节约饲料蛋白质等目的,L-肉碱常用来作为水产饲料的外源添加剂,因而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但关于L-肉碱对摄入氧化鱼油水生动物脂代谢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将东北名特优品种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 Dybowski)幼鱼作为研究对象,以氧化鱼油这一危害鱼体健康因素为前提,研究L-肉碱的外源摄入对洛氏鱥机体组织中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检验L-肉碱对饲料鱼油氧化负面效应的改善效果,为L-肉碱脂质代谢作用机理的阐明及在实际生产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内容共包含四部分,结果及结论如下:(1)氧化鱼油对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了研究氧化鱼油对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新鲜未处理的鱼油作为对照组,采用在55℃水浴锅中加热充气的人工氧化方式将新鲜鱼油氧化成四种程度(过氧化值POV:100 meq/kg、200 meq/kg、300 meq/kg及400meq/kg)。将新鲜鱼油,POV值分别为100、200、300及400 meq/kg的氧化鱼油作为脂肪来源,制成共5组等氮、等能饲料。选择健康洛氏鱥525尾(4.48±0.14 g)随机分配15个水桶中,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随机分成的5组健康洛氏鱥分别饲喂制成的5组等氮、等能饲料。养殖8周,取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氧化鱼油对洛氏鱥肌肉、肝胰脏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洛氏鱥肌肉中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含量随着饲料中添加鱼油的氧化程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但Saturated fatty acid(SFA)、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EPA(C20:5n3)及∑n-6的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肝胰脏中SFA、MUFA及EPA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DHA(C22:6n3)、∑n-3、∑n-6及PUFA脂肪酸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氧化鱼油的外源添加显著影响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组成,使洛氏鱥肌肉中PUFA及肝胰脏中SFA、MUFA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说明氧化鱼油的摄入导致脂肪酸的利用及代谢发生改变。(2)氧化鱼油对洛氏鱥肝胰脏脂代谢酶活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取洛氏鱥肝胰脏样本,测定与脂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探究氧化鱼油对洛氏鱥肝胰脏脂代谢酶活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料中鱼油氧化程度的加深,肝胰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及HDL/LDL比值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分析与脂代谢相关的酶活及基因表达发现,脂肪酸合成酶(FAS)、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与脂代谢合成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及其在洛氏鱥肝胰脏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肝酯酶(HL)、脂酰辅酶A合成酶(ACS)、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及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酶α(HSLα)等与脂代谢分解及转运相关的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氧化鱼油饲料促进脂肪酸合成,抑制脂肪酸氧化,使肝胰腺对脂肪酸的摄取增加,并降低甘油三酯(TG)从肝胰脏向肝外组织运输的能力,从而诱导肝胰腺细胞中脂肪的积累,进一步影响洛氏鱥肝胰脏的脂质代谢。(3)氧化鱼油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探究L-肉碱的外源添加对氧化鱼油饲料喂养洛氏鱥脂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洛氏鱥735尾(4.48±0.14 g)随机分配21个水桶中,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以第一章及第二章试验结果为基础,筛选POV 100meq/kg及POV 400 meq/kg的氧化鱼油饲料饲喂洛氏鱥,在这两种氧化鱼油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不同浓度的L-肉碱(500 mg/kg及1000 mg/kg),同时将新鲜鱼油做为本试验的对照组,共设置7个试验组。饲喂洛氏鱥8周,取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洛氏鱥肌肉中除SFA及MUFA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外(P>0.05),EPA、DHA及PUFA脂肪酸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且在OFO100+LC500组达到最大值。肝胰脏中SFA、MUFA、∑n-6及PUFA脂肪酸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最为显著(P<0.05),SFA的含量在OFO 100+LC 500组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POV100meq/kg氧化鱼油组相比,添加不同剂量L-肉碱使洛氏鱥肌肉PUFA脂肪酸含量及肝胰脏中SFA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说明L-肉碱的添加改变了氧化鱼油条件下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利用及代谢的能力。(4)氧化鱼油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洛氏鱥肝胰脏脂代谢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取洛氏鱥肝胰脏样本,测定脂代谢有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结果显示,L-肉碱的添加显著降低洛氏鱥肝胰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及HDL/LDL比值(P<0.05)。分析脂代谢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结果发现,与脂代谢合成相关的FAS及ACCα酶含量及基因表达随着L-肉碱的添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而HL、ACS、CPT-1及HSLα等与脂代谢分解及转运相关的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L-肉碱的外源添加可使洛氏鱥肝胰脏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增加,说明L-肉碱具有改善氧化鱼油诱导肝胰腺细胞中脂肪积累的作用。综合试验结果可知:(1)氧化鱼油的摄入导致肌肉中PUFA及肝胰脏中SFA脂肪酸分解速度加快,使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的利用及代谢发生改变。(2)通过深入研究氧化鱼油摄入对洛氏鱥脂代谢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氧化鱼油饲料促进脂肪酸合成,使肝胰腺对脂肪酸的摄取增加,并降低TG从肝胰脏向肝外组织运输的能力,诱导肝胰腺细胞中脂肪的积累。(3)L-肉碱的外源添加使洛氏鱥肌肉PUFA脂肪酸含量及肝胰脏中SFA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说明L-肉碱的添加改变了氧化鱼油条件下洛氏鱥肌肉及肝胰脏脂肪酸利用及代谢能力。(4)对洛氏鱥肝胰脏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L-肉碱促进氧化鱼油状态下脂肪酸分解,肝胰腺对脂肪酸的摄取减慢,具有改善氧化鱼油诱导肝胰腺细胞中脂肪积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