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式业务合作关系下社工服务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比较研究——以上海三个社工服务组织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强政府的背景下,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签订合同建立起来的业务合作关系。笔者通过对上海市三个提供社工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罗山会馆、阳光社团、乐群组织的考察和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契约式关系,并且对合作的类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笔者发现,罗山会馆与政府之间建立的是社区服务式契约合作,阳光社团与政府之间是指定服务式合作,而乐群组织与政府之间是项目服务式契约合作。建立在不同合同基础上的三种社团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施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由此带来的社团活动和运行的结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政府对于罗山会馆的态度经历了从支持到淡化的过程,以致罗山会馆缺少资金投入,目前面临着生存危机;政府全权决定的阳光社团,其活动完全受到政府的限定,在运行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主性问题;政府对于乐群的影响是间接介入的,在这种关系下,乐群组织实现了生存与自主的平衡发展。对于这三种合作关系的划分和考察进一步细化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合作关系的研究,同时对于如何平衡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6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描述了现阶段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的基本情况,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现阶段大学生政治
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紫禁城,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原为宫殿,现为博物院。其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m,其空间组织和立体轮廓既统一又有变化,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
二十多年来,长株潭以区域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无法忽视的困难,特别是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本文以政府经济职能为切入点,
本研究是一项实证研究。以信任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一个公司的直销活动过程为对象,通过分析直销人员售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探讨在与陌生人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社会流动是当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社会流动在我国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改革开放前,封闭落后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