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组成合生元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饲料安全问题的深入了解,对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乳酸菌能够调节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从而提高动物的食物消化率,并且能够很好地降低动物产品的胆固醇;另外,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添加剂也是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本试验采用216只400日龄、体重均匀、产蛋率相近、体况健康的海蓝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分别标记为对照组(采食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添加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和试验2组(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霉中药合生元制剂)。试验共分为两个阶段,即预试期7天、试验期49天。试验期间保证充足的光照、干净的饮水和清洁的鸡舍。正式试验开始后每天捡蛋1次,并且记录每个重复组试验鸡的产蛋数、产蛋重及蛋鸡死亡数,试验结束前3天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鸡的养分消化率的测定,记录每天的给料量、剩料量。48小时后用纸盒收集试验鸡的粪便,用于测定养分含量,并计算蛋鸡消化吸收日粮中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及钙、磷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如下:1、在生产性能方面: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同时显著降低蛋鸡料蛋比。2、在蛋品质方面: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对平均蛋重也有所提高。红曲霉中药合生元组能够显著改善鸡蛋的各项常规指标。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在哈夫单位、蛋壳厚度方面有显著地提高,在提高蛋壳红色度、黄色度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两个试验组对提高蛋壳亮度方面均有了显著地改善。3、在蛋营养成分方面: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添加剂组对蛋黄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均有较好的影响,而且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的效果相较于红曲霉中药合生元组好。4、在蛋鸡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对蛋鸡日粮中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地提高。5、在贮存性方面: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组在提高鸡蛋贮存时间方面均有积极地作用,但蛋黄系数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6、在抗氧化性方面: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剂组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组对提高鸡蛋蛋黄的抗氧化性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作用。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组合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均有所提高,红曲霉中药合生元组合更能提高鸡蛋的常规品质,而乳酸菌-红曲霉中药合生元混合添加组合对鸡蛋的贮存时间和抗氧化活性方面更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现在市场上的各色食品应有尽有,而且口味齐全,但是质量和安全问题却让人担忧,尤其是腌制食品,更是隐患重重。而腌制食品却又是众多人喜欢的一道菜色,于是只好一边担心,一边把酱肉酱
<正> 三发热的临床病因与诊断的某些主要依据引起发热症状的病因很多,不需一一例举,每本教科收上均有系统例举发热原因的记载,在此不加重复。在发热原因中自然最多和最重要的
镉是一种毒性高、迁移性大的重金属元素,是动植物体内的非必需元素。当含有镉的废水排入河流、土壤,会给植物带来毒害效应。为了尽量减少镉毒性的影响,植物已经进化出一系列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理应被容易学习和掌握,但事实相反,在初中,一少部分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学习和运用,但大部分学生越学越费劲,并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动力
在分析山西省竞技体育产学研协同发展现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山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针对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山西省竞技体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代表作品的武强年画,其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体现了普通民众对陶渊明的认知和接受。与传统文人画相比,以陶渊明为主题的武强年画具有题材狭窄、色彩艳丽、
研究证明,一般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完全除去抗生素类药物。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抗生素残留会对微生物正常的代谢产生抑制,从而影响常规污染物在污水处理厂的去除效率。另外,抗生素的长期存在会滋生抗药菌和抗性基因,随污水处理厂排放进入到自然水体中的抗药性病原菌会对人体健康形成潜在风险。因此,十分必要开展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染特征研究并进行风险评估。本文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测定徐州三个污水处理厂
<正>长期以来,史学界以《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等史料,认定太平天国实行了一种"人无私财"、生活必需品
会议
引堤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选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造价影响巨大。结合印尼爪哇7号燃煤电厂配套码头及取排水设施工程,通过多方案比选,最终运用开挖及推填块石挤淤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载体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的分析,对相关对策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