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内感觉神经纤维根据其粗细程度常被分为三类:粗有髓(Aβ)纤维(直径5-15gm)、细有髓(Aδ)纤维(直径1-41μm)、无髓(C)纤维(直径0.5-1.5μm)。随着多种检查方法和检测仪器的出现,可以实现对不同感觉神经纤维的定量检测,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 CPT)测试便是其中的一种检测手段。CPT检测仪通过皮肤表面电极向人体发出电刺激,可以测定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的感觉神经兴奋阈值,这一阈值我们用CPT来表示,它的定义为持续引起感觉的最小电刺激强度。检测仪可以发放三种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选择性刺激不同的感觉神经纤维亚群:5Hz测试无髓纤维,250Hz测试细有髓纤维,2000Hz测试粗有髓纤维。目前,基于中国人群大样本研究建立的CPT临床正常值较为少见,且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尚未形成统一结论。目的:对健康受试者的CPT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依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建立适合于不同特征受试者的临床实用的CPT参考值范围。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作为2013-2015年期间“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农村心脑血管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中的一部分,共收集CPT数据146例,另外以公开招募的形式招募健康志愿者20例。入组正常值研究的受试者要求无任何感觉障碍主诉及既往史,神经系统查体正常。采集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既往病史等。CPT数据采集部位为左手食指/手背和右足第一足趾,采用自动双盲CPT测试模式,分别记录每位受试者在两个部位2000Hz、250Hz、5Hz CPT值,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受试者在2000Hz、250Hz、5Hz的CPT值(X±S),食指部位为226.8-4±63.7、100.0+34.8、57.2±21.8;手背部位为136.8±37.8、39.8±11.7、19.9±8.0;足趾部位为287.7±72.1、124.0±47.0、71.4±34.9。三种频率刺激下所得CPT值手背部位比足趾部位显著更低(p<0.001),食指和足趾部位仅在2000Hz CPT值体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性别在2000Hz频率电流刺激下手背和足趾部位获得的CPT值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男性比女性CPT值更高。年龄与250Hz频率电流刺激下食指部位p<0.05)以及2000Hz频率电流刺激下手背(P<0.001)和食指p<0.05)部位所得CPT值呈正相关。体力劳动者相较于脑力劳动者在足趾部位250Hz频率电流刺激下所得CPT值更高(p<0.01)。结论:年龄、性别及职业因素对CPT测定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据受试者特征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情况的CPT正常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