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分别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比例承担,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作为企业的一项必要支出,其缴费比例关系着整体财务计划,在企业的资金运用、研发创新、员工个人消费储蓄以及就业等各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强调企业研发创新,但是当前研发投入资金不足业已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创新的问题之一,因此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及实际缴费率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具体影响值得探讨。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是代表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的重要指标,本文选择研究企业实际养老保险缴费率对研发投入占比的影响,能够帮助政府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进一步合理地改革养老保险缴费政策,为满足人民养老保障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这一“两难”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本文研究对象之一——企业实际养老保险缴费率与政府规定的法定养老保险缴费率有较大差别,它是由法定养老保险缴费率和缴费基数共同决定,其缴费基数是由企业基于上年当地员工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自主选择得到。各企业的实际养老保险缴费率有所差异,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从实际缴费率而不是法定缴费率着手研究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分析了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内外部因素,为实证选择控制变量做出理论解释,对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梳理,并且选取了值得借鉴的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加以对比,为实证分析后提出的建议提供了背景和理论基础。其次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养老保险缴费率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关于本文核心问题的两个假设,并利用2016年到2018年的公司数据对养老保险缴费率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多维面板回归分析,由于实际养老保险缴费率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问题,故采用准自然实验,在各地社保局网站以及百度人工搜集了各地市法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率的数据,并以此进行了内生性检验,结合其他的检验共同增加了本文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实证结果显示,降低企业实际养老保险缴费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且此影响在低平均工资组更显著。最后根据此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已日趋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各国政府研发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各国高新技术战略。通过3D打印制备薄壁圆柱壳构件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方式并逐渐应
华蘅芳是晚清翻译规模最大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最早的翻译委员,无疑成为了清末翻译西方气象著作的中坚力量。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下,以华蘅芳为代表的国内译者重视翻译工作与
改革开放至今,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村贫困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把摆脱贫困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任务,党的十九大把
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起点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有较大差距,生产的零件质量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提升中国制造的实力,有学者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逐渐摆脱成
气流管和喷动床是流态化干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式,已经遍及能源、化工等各个行业。油页岩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其干燥方式及干燥装置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气流-喷动床
中天山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是古生代各陆块碰撞汇聚的关键位置。中天山地块中段晚古生代侵入岩的成因及构造演化研究,有助于整体理解中天山地块的构造背景演化。本文对分布在中天山地块中段的阿拉塔格地区晚古生代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锆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阿拉塔格花岗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其中片麻状花岗岩获得347.
共轭亚麻酸(Conjugaed Linolenic acid简称CLNA)是一类共轭十八碳三烯酸的总称,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油,也可由化学合成或生物法制备。梓树油作为一种主要来源于梓树籽中的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与经济社会深度渗透,知识的形态、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度转型,并以“知识生产模式2”“后学院科学”“三螺旋”“巴斯德象限”“学术资本主义”等不同理论形式出现。在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驱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而高校教师便是科学知识创新的主力军。知识转型使得科研活动出现研究目标宏大、科研规模广、资金需求量大、多学科交叉性强等新的特点,这对高校教师科研合作的过
离心压缩机是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旋转机械。随着对离心压缩机的性能要求提升,为了获得更高的压比,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点越来越接近小流量工况。小
为适应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我国的竹笛专业教学在由过去的口传心授发展到高等院校专业化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当今社会对艺术人才队伍综合素养要求的提升,在竹笛专业教学方式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态势,其中小组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运而生,有效地促进了高校竹笛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以高校竹笛专业小组课的教学方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