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东濮凹陷是中国东部著名的的富烃凹陷,前人在优质烃源岩成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总体认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主要受原始有机质高生产力和良好的保存条件的影响,但是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尤其表现在有机质类型复杂、藻类等微生物勃发组合类型多样及保存条件频繁变化等方面,使得对优质烃源岩的认识也存在诸多疑义。本次研究针对东濮凹陷沙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濮凹陷是中国东部著名的的富烃凹陷,前人在优质烃源岩成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总体认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主要受原始有机质高生产力和良好的保存条件的影响,但是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尤其表现在有机质类型复杂、藻类等微生物勃发组合类型多样及保存条件频繁变化等方面,使得对优质烃源岩的认识也存在诸多疑义。本次研究针对东濮凹陷沙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成烃生物类型、组合及其发育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沙三段优质烃源岩的成因及发育模式。通过对东濮凹陷25口典型钻井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样品的系统采集,采用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交叉学科方法,开展了显微镜观察、酸处理干酪根样品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MPA)、透射电镜(TEM)、总有机碳TOC、碳氧同位素、主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阐明了优质烃源岩的生烃母质来源,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及差异,探讨了沙河街组沙三段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有机岩石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研究表明:东濮凹陷北部咸水区主要成烃生物以勃发的蓝藻、沟鞭藻及孢粉为主;南部淡水区的成烃生物以绿藻和高等植物的组合为主。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北部咸水区具有高盐度、较深的古水深条件、较为干旱的古气候、特高的古生产力和较为缺氧的水体环境;南部淡水区具有较低的古盐度、较浅的古水深条件、较为湿润的古气候、中等的古生产力和较为氧化的古水体条件。表明研究区南、北部优质烃源岩形成时的古环境特征和生源母质存在巨大差异,成烃生物间歇勃发是造成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分布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综合地球化学和成烃生物研究成果,建立了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研究区北部为“深水窄盆咸化期水体分层沉积”模式。古湖泊主要是咸水-超咸水,水体局限性较强,深度较深,因为盐度的原因形成了水体的分层现象,因为水体稳定不活跃底层水体是缺氧-还原的条件,有机质的保存条件优越。根据主微量元素分析及古生产力的还原,沙三段沉积时水体表层富氧,发育大量有机质,生物死亡后有机质发生絮凝,在氧化还原界面吸附于铁锰氧化物的表面,沉降到底部,底部水体缺氧到还原的性质,适合保存有机质。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优质烃源岩为“浅水广盆洪水期深凹缺氧沉积”模式。湖泊水体为淡水-微咸水,湖水局限性很弱,属于较为开阔水域,由于地表河流及洪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表层水体古生产力较高,但缺乏缺氧的保存条件,有机质生化阶段消耗较多,仅保存一些厚壁绿藻类和高等植物等来源的有机质,但是局部也可以发育弱还原水体,进而形成优质烃源岩。
其他文献
拓扑物态近年来日益成为凝聚态物理中热门研究领域。从Kosterlitz-Thouless相变到TKNN不变量,从量子Hall效应到量子自旋Hall效应,人们对凝聚态物理中拓扑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刻。以HgTe/CdTe量子阱为起点,至今已发展出多种拓扑材料,比如拓扑绝缘体和拓扑半金属等等。这些拓扑材料中出现了许多新奇的物性,也为未来电子工业发展提供了材料备选。非饱和的大磁阻是固体材料中一种有趣的输运现
离散元方法是一种用微观颗粒体系模拟宏观物体变形的数值模拟手段,在岩土工程,构造模拟,物料运移等领域应用广泛。构造数值模拟作为一种重要的构造定量化研究手段,通过建立起构造的变形机制与几何分析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构造分析方法在含盐褶皱冲断带研究的局限性。离散元数值模拟能够在呈现构造变形基础之上,通过追踪模拟中颗粒在每一个时刻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给出体系的应力应变状态及速度位移场的情况,进而能够研究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的理解,学术界多将其看作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并多以类型学的方式对其展开研究。对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群体对于住宅的不同诉求和表达,及这种诉求和表达所体现的多样而丰富的思想根源,以及建筑师住宅实践中细致且反复的试错和进步仍有较多的研究空间。这段时期,大众群体和建筑师群体在政治变革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以大众期刊和专业
本研究缘起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传统聚落组织理念的高密度建筑集群设计方法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本研究主要着眼于珠三角地区。住宅作为人居空间的重要载体,其舒适性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而风环境评价是人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珠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夏季多雨造成环境闷热潮湿,因此建筑风环境更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风环境设计,不
登陆台风降水往往会给沿岸城市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广东省地处沿海,下垫面复杂,存在珠三角超大城市群,研究城市化对广东省登陆台风降水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对城市效应影响降水的理解,提高台风降水在城市地区的预报水平。本文利用1981-2015年中国广东省的76个自动观测站资料、地面雷达观测资料和卫星融合降水数据集(CMORPH),分析了广东省的降水特征变化,包括年降水量、降水频次、强降水(小时降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垂向上整体快速隆升的同时,也导致高原东缘被断裂分割的块体沿着大规模走滑断裂的横向滑移。纵观青藏高原的隆升、挤出总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左行走滑断裂和块体的顺时针旋转。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缘和莺歌海盆地作为主要的研究区,青藏高原东北缘在右行剪切作用下,被左行走滑断裂(海原断裂、秦岭断裂、昆仑断裂)分割的块体发生顺时针旋转,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演化变形模型有很大争议,而莺歌海盆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的CRO产业快速扩张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与目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跨国CRO企业相比,本土CRO企业起步较晚,行业经验不足,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是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结合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特点,在梳理本土CRO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本土CRO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及劣势,并对此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本土CRO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提供帮助。
南京老城门东地区之东南角,有名为“周处读书台”(后文简称“周处台”)的历史文化遗存,笔者因参与了对遗址的保护与复兴的规划设计研究项目,得以接触到此历史遗存。在对此地进行现场调研、测绘的过程中发现,在现存密集的城市老旧居民区内,现存清代建筑物坐落在一座“天然高台”之上,此地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以至今日城内“周处台”仍保留了建筑与岩石相依存的特殊形态?本文由此问题展开了对“周处台”的历史溯源研究。“
用(NH4)2SiF6处理了KL沸石。结果表明:无NH4Ac缓冲剂时,所得样品具有较多的中间孔,但孔分布不集中;加入NH4Ac作为缓冲剂,或延长反应时间,所制备的样品不仅可获得较高的结晶度,而且孔分布集中程度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无论如何,中间孔的孔质及孔分布集中程度均远不如一次合成的MCM-41中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