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毒性有机物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污染特点是毒性强、生物难降解。如土壤的有机物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毒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首先由其自身性质(憎水性、挥发性、稳定性等)决定。这些毒性有机物多具有挥发性,很容易从土壤环境进入大气环境;还有一部分吸附于悬浮物或者在土壤中随地表径流造成地表水的污染;由于存在土壤颗粒的吸附机制,毒性有机物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随降雨或灌溉水向下迁移污染地下水系统。针对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修订后对此类危险废物处理与管理的迫切需求,选择硝基苯为代表挥发性毒性有机物,以水泥为固化剂,同时辅以少量添加剂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固化产物的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固化产物在三种模拟环境非酸性降水、酸性降水和卫生填埋场共处置情景条件下处置的长期环境安全性。硝基苯易挥发,且对水泥水化过程影响大。对固化体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该工艺通过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包封与活性炭的物理化学吸附共同作用实现毒性有机物有效固定的机理。水泥基固化/稳定化技术可有效处理土壤中的硝基苯,主要是从挥发和浸出两方面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活性炭或有机膨润土可以有效的降低硝基苯的挥发率,但同时却极大地提高了硝基苯的浸出率。所以添加剂使用与否应视产物后续处置情况而定。以保护大气环境为目标时,固化/稳定化过程中可添加适量的活性炭或有机粘土等,其硝基苯的挥发浓度将大大降低,但是同时也促进了硝基苯的浸出,此时应注重固化产物的处置环境;以保护水环境为目标时,可直接利用水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其固化率均可达到90%。模拟固化体在不同填埋情景下污染物浸出行为的长期动态浸出试验表明,污染物长期浸出过程均由快速溶出和缓慢扩散迁移两个阶段组成,长期浸出试验前期硝基苯的浸出速度较快,在45d后浸出速度明显降低;水泥直接固化试验中,非酸性降水、酸性降水、卫生填埋场三种情景下硝基苯的固定率均在94%以上。卫生填埋场情景下污染物的浸出程度最大,含毒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产物不宜在卫生填埋场进行共处置。实验的水泥固化产物抗压强度均在2MPa以上,满足固化产物的填埋要求。当水泥添加量为50%、活性炭添加量为1%时的抗压强度达到10MPa,已满足建筑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