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生态平衡为理论基础,开发以绿粘帚霉为主的复合生物制剂为目标,以期多种复合拮抗菌在松苗立枯病害防治中发挥协同作用,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峙、对扣培养试验,扫描电镜观察,胶霉毒素粗提液的拮抗活性和热稳定性试验系统研究了绿粘帚霉诱变生物型(GVD)对三种苗木猝倒病菌的抗生机制。结果表明,绿粘帚霉GVD对三种病原真菌均有竞争作用;绿粘帚霉GVD使立枯丝核菌细胞膨大呈椭圆形,可在丝核菌菌丝上平行生长并有缠绕现象,多数丝核菌菌丝皱缩干瘪变形,绿粘帚霉菌丝还可侵入丝核菌使菌丝崩溃;绿粘帚霉可缠绕腐皮镰孢菌,并使腐皮镰孢菌菌丝断裂、变形,物质外渗;绿粘帚霉对腐霉菌的重寄生,多采取菌丝侵入方式,而且在侵入点使腐霉菌丝溶解或断裂,大多数腐霉菌丝变形。绿粘帚霉GVD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孢菌和腐霉菌的抑制率分别为26.7%、51.5%和43.5%,胶霉毒素粗提液在100℃时仍具有热稳定性。 2、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拮抗作用强而稳定的芽孢杆菌(B-305),初步鉴定为坚强芽孢杆菌;将B-305菌株摇床培养三天,细菌数量以对数增长达最大活菌数(1.182×1012);该菌的发酵液中存在抑制三种病原真菌生长的物质,第三天或第二天(镰孢菌)的发酵滤液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培养64h后对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孢菌、腐霉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4.04%、29.58%、99.99%,而且在该菌的衰亡期时产生了一种酸性物质,并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通过对扣培养试验,B-305菌株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孢菌、腐霉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43%、9.89%、5.5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以看到B-305菌株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抑制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立枯丝核菌丝端部和中部明显膨胀呈椭球状和球状,部分菌丝有断裂现象,许多菌丝皱缩干瘪发生折叠,内含物外泄。 3、通过对8种培养基的筛选,获得了绿粘帚霉GVD产厚垣孢子的最佳培养基(PD培养基),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厚垣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条件:光照、振荡、pH3、30℃,在此条件下可完全抑制其分生孢子的产生,并在一周内可产生厚垣孢子8.00×10°个/ml;厚垣孢子萌发试验显示,25℃、pH为6~8为GVD厚垣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48h时可达90%以上的萌发率,在5℃下贮存比较适宜。 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坚强芽孢杆菌B-305菌株的发酵液浸泡马尾松种子和在灭菌土中施入不同量的绿粘帚霉的厚垣抱子粉剂,对马尾松幼苗在出苗前和出苗后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影响,使病害得以减轻;防病效果随施入土壤中厚垣抱子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进行种子细菌化和施入厚垣抱子的处理的防病效果要高于各自单独处理,防病效果最高达到61.2%;两种生物拮抗菌对松苗都有促生作用,其中联合处理时与对照相比,松苗高生长最大可提高57%;生物防治持效期试验(半年后重新播种)显示,复合拮抗菌处理的防病效果仍然最高,但绝对值有所下降,为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