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的胆道发育畸形,好发于东方人群,大部分合并胰胆合流异常,压力较高的胰液通过共同管返流入总胆管,大量的胰酶被激活,产生自身消化作用,导致胆道扩张,并对肝脏产生广泛的病理损害。部分研究显示胆管扩张症存在胆汁酸代谢异常,并认为囊肿内致癌性胆酸的增加是囊肿癌变的主要因素。由于胆汁酸检测方法的复杂性和常规方法的局限性,既往文献中有关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汁酸代谢异常仅涉及到四种初级胆酸。本研究拟建立稳定、有效、专属性强的胆汁酸检测方法,对胆汁和血清进行全部15种胆汁酸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探究胆汁酸代谢异常的病理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进一步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一、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酸分析 方法学研究:建立15种胆汁酸HPLC-ELSD检测方法,并对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临床研究:利用建立的胆汁酸HPLC-ELSD检测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9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和8例对照胆汁进行胆汁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囊肿内胆汁酸改变与胆汁淀粉酶的浓度、肝脏损害程度、胆管扩张类型、是否合并黄疸的相关性,胆汁酸异常的产生机制,胆汁酸谱改变对胆系癌变、胆结石形成的潜在影响。 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血清胆汁酸代谢的分析 方法学研究:建立血清胆汁酸LC-MS/MS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建立的血清胆汁酸LC-MS/MS检测方法对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前及术后1周、10例术后1年的空腹血清进行全部15种胆汁酸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血清胆汁酸异常与胆汁淀粉酶浓度、肝脏损害程度、是否合并黄疸、胆管扩张类型的相关性,血清胆汁酸谱的改变对机体胆汁酸合成的可能影响作用,胰胆分流手术对血清胆汁酸代谢恢复的作用。 结果: 一、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酸分析 方法学研究:在建立的HPLC-ELSD检测体系中,15种胆汁酸一次即能有效分离,同种胆汁酸测定值日内变异为1.51%~9.42%,日间变异为1.77%~6.82%,最低检测限为5~7.5u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