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汁和血清胆汁酸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的胆道发育畸形,好发于东方人群,大部分合并胰胆合流异常,压力较高的胰液通过共同管返流入总胆管,大量的胰酶被激活,产生自身消化作用,导致胆道扩张,并对肝脏产生广泛的病理损害。部分研究显示胆管扩张症存在胆汁酸代谢异常,并认为囊肿内致癌性胆酸的增加是囊肿癌变的主要因素。由于胆汁酸检测方法的复杂性和常规方法的局限性,既往文献中有关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汁酸代谢异常仅涉及到四种初级胆酸。本研究拟建立稳定、有效、专属性强的胆汁酸检测方法,对胆汁和血清进行全部15种胆汁酸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探究胆汁酸代谢异常的病理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进一步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一、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酸分析 方法学研究:建立15种胆汁酸HPLC-ELSD检测方法,并对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临床研究:利用建立的胆汁酸HPLC-ELSD检测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9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和8例对照胆汁进行胆汁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囊肿内胆汁酸改变与胆汁淀粉酶的浓度、肝脏损害程度、胆管扩张类型、是否合并黄疸的相关性,胆汁酸异常的产生机制,胆汁酸谱改变对胆系癌变、胆结石形成的潜在影响。 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血清胆汁酸代谢的分析 方法学研究:建立血清胆汁酸LC-MS/MS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建立的血清胆汁酸LC-MS/MS检测方法对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前及术后1周、10例术后1年的空腹血清进行全部15种胆汁酸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血清胆汁酸异常与胆汁淀粉酶浓度、肝脏损害程度、是否合并黄疸、胆管扩张类型的相关性,血清胆汁酸谱的改变对机体胆汁酸合成的可能影响作用,胰胆分流手术对血清胆汁酸代谢恢复的作用。 结果: 一、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内胆汁酸分析 方法学研究:在建立的HPLC-ELSD检测体系中,15种胆汁酸一次即能有效分离,同种胆汁酸测定值日内变异为1.51%~9.42%,日间变异为1.77%~6.82%,最低检测限为5~7.5ug/ml,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保持高速整长,科技的快速发展,RTK技术在大多测绘任务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被大多数领域所采纳。本文简单介绍了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公路地质钻
<正>3月11日,"让烹饪更简单"——老板电器ROKI智能大吸力产品群预售发布会在"2015中国家电博览会"老板电器蓝鲸城堡隆重举行。作为高端厨电领导者,老板电器在现场搭建了一个
电离辐射产生的自由基特别是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引起机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ROS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抗氧化剂能减少这种有害作用已经被研究了50
营销是企业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和需要,同时企业自身获得利润的过程。虽然我国的房地产营销有其令人乐观的一面,但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
背景与目的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其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密切相关。癌细胞如何浸润、黏附淋巴管并最终形成转移,具体机制还不甚清楚。趋化因子是一群
<正>2015年6月23日,美国海军学院网站刊登了美国政府问责局(GAO)6月22日发布的《北极规划:国防部期望为其他联邦机构提供支持,已开展工作致力于应对能力需求和更新规划》报告
本文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展开了分析,然后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短路故障和断线故障这三种故障的检修技术及其运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就利率如何影响股票价格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与上证综合指数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股票价格与利率之间存在共同的长期趋势,利率
我国法律对受领迟延缺乏明确的规定,理论上也缺少深入的论述。本文试就受领迟延的性质、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进行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