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TiO3单晶表面MoS2的可控制备与界面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li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功能化半导体异质结的认识一直是进行材料功能扩展和材料创新的重要基础,其中的关键往往是复合材料异质结界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界面原子结构的依赖关系。因此,针对这种界面调控作用的深入探索与理解,无论对于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实际技术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具有半导体性质的二维第Ⅵ族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Ⅵ-TMDCs),如二硫化钼(MoS2)等,在与半导体氧化物复合时可以通过界面作用实现功能化纳米器件的构建、能源催化效率的优化、电子元器件性能的提升。而氧化物钛酸锶(SrTiO3)因其特殊的层状结构、高介电常数、量子拟电性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作石墨烯、FeSe、LaAlO3等二维薄膜材料的衬底,并使得相应的复合体系表现出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对于MoS2等二维Ⅵ-TMDCs与SrTiO3形成的复合体系的特殊性质也值得期待及深入研究。然而,大多数二维材料与氧化物衬底复合体系的制备多是通过溶剂热、物理剥离转移或物理混合的方式实现,不可避免地造成界面污染。如何实现界面清洁且结构清晰的Ⅵ-TMDCs/SrTiO3复合体系的构建是深入理解其界面作用机理,优化该类复合体系整体性能的关键。在高温下反应源可控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为制备具有理想界面的二维Ⅵ-TMDCs/氧化物模型体系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优化CVD合成中的各类参数,研究者可以在生长高质量二维Ⅵ-TMDCs的同时保证氧化物衬底表面的清洁结构,从而实现理想的界面控制。本论文中,我们通过CVD法在SrTiO3单晶表面直接生长出单层厚度的MoS2薄膜,系统地研究了 MoS2的生长控制机制,有效的构建了具有理想界面的MoS2/SrTiO3复合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复合体系的界面作用和物化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此外,我们还将Ⅵ-TMDCs/SrTiO3种类拓展至MoSe2/SrTiO3,成功的在SrTiO3单晶表面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MoSe2薄膜。这些结果为深入理解Ⅵ-TMDCs/氧化物复合体系的界面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开发新型功能化半导体器件提供了新途径。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优化CVD合成参数,在SrTiO3(111)和SrTiO3(100)晶面上生长出了高质量的单层MoS2纳米片,并详细研究了 SrTiO3衬底对MoS2发光性质的调控作用。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oS2/SrTiO3复合体系的表界面进行了详细的显微学表征,获取了MoS2的原子级分辨相,证实了异质结界面处SrTiO3衬底保持有干净平整的原子级台阶,且单层MoS2保持与衬底的紧密贴合。随后,进一步结合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谱(PL)的结果证明了MoS2/SrTiO3异质结体系的理想界面结构。接着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和开尔文探针显微镜(KPFM)的测试发现MoS2/SrTiO3的界面处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电子由MoS2转移至SrTiO3,并在界面处形成静电场。此外,通过变温PL测试发现了 SrTiO3衬底对其上的单层MoS2中带电激子的发光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使得带电激子的结合能显著增大到100 meV。详细的对照实验表明,相比于SrTiO3(100)表面,这种效应在SrTiO3(111)表面上更加显著,而在通过湿法转移的样品上则完全消失,这充分证明了这种衬底调制作用对界面结构与界面清洁度的敏感性。2.构建了具有导电性的MoS2/SrTiO3(111)模型体系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CVD方法在Nb掺杂的SrTiO3(111)衬底上制备出了高质量的单层MoS2,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证实其界面的清洁性和原子级平整度。随后利用扫描隧道谱技术(STS)以及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对样品进行测量,直接获得了单层MoS2清楚的能带结构信息,并发现该复合体系的带隙随着温度降低而过度增大的现象。结合理论计算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源于衬底SrTiO3的晶相结构变化。此外,随着温度降低,SrTiO3逐渐由立方相变为四方相,也会有可能影响MoS2/SrTiO3异质结界面的电荷转移以及界面电场,界面处能带弯曲效应可能会发生改变并促使MoS2带边的位移。3.对SrTiO3衬底进行表面结构化处理,探索了 SrTiO3表面形貌对MoS2发光等性质的影响。此研究中,我们在衬底SrTiO3上制备出由原子级平整的平台与多层台阶组合而成的表面沟壑结构。通过优化CVD的合成参数在其上实现了单层MoS2的生长,并利用AFM、STM、SEM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样品表面的清洁度以及MoS2与 SrTiO3界面的紧密贴合度。我们进一步利用针尖增强的光致发光技术(TEPL)对该样品进行研究,发现表面沟壑对MoS2发光具有明显的淬灭作用,而隧道原子力显微镜(TUNA)与STM/STS的表征表明MoS2在SrTiO3衬底的沟壑处带隙缩小,以致该区域富集大量自由电荷,进而导致了局部MoS2发光的淬灭。这一结果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衬底表面结构对于二维材料光学及电学性质的重要影响。4.最后,我们通过优化MoS2的生长动力学,实现对不同类型的SrTiO3表面MoS2单晶生长的尺寸控制。认识到反应源在SrTiO3单晶表面的反应效率是影响单层MoS2生长尺寸的主要因素。通过系统地改变MoO3以及S粉的供应量、CVD反应温度以及前驱体反应源与衬底之间的特定距离等参数,实现了MoS2在SrTiO3(111)、SrTiO3(100)以及沟壑化的SrTiO3(111)表面上的尺寸扩大。此外,我们还将MoS2的生长控制经验延续扩展到MoSe2的CVD合成中,在SrTiO3单晶表面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MoSe2,并应用包括AFM、SEM、Raman和XPS等在内的多种表征技术进一步证明了 MoSe2/SrTiO3模型体系的成功构建及其清洁且原子级平整的理想界面。
其他文献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我国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航道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凸显。但是,目前我国航道建设工程措施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有效的评价理论及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针对航道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是航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对推动区域航运可持续发
学位
由于钠/钾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钠/钾二次电池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器件。电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碳材料的研究对于钠/钾二次电池正负极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碳材料本身可以储存钠/钾离子,是典型的嵌入型材料,且以其价格低廉、导电性好、物化性质稳定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其次,在新型的高比能金属-硫(硒)基电池体系中,功能化碳
学位
期刊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制造业经历了自力更生、全面起步及快速繁荣的发展阶段后,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目前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制造业以全面实现高质量为目标,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压力大、低端产业占比高及提质增效任务重等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我国制造
学位
以无人机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为背景,利用Matlab软件对每一架无人机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合运动伪装学相关理论,对于轨迹控制参数进行研究,且以5架无人机协同干扰雷达为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分析可知,在速度大小不变的条件下,多架干扰机可通过协同工作来对组网雷达实施航迹欺骗干扰,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虚假航迹可行。
期刊
西太平洋雅浦岛弧系统位于菲律宾海板块的东南边界处,岛弧形态和结构与西太平洋的其它火山岛弧有显著区别。雅浦岛弧是西太平洋一个广泛出露变质岩的岛弧。雅浦岛弧的变质岩与构造事件密切相关,可以有效指示岛弧早期阶段的岩石类型和构造演化历史。因此,雅浦岛弧变质岩的研究可以有效阐明西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的岛弧发育历史和构造演化过程。本学位论文以雅浦岛弧中段的Y3拖网站位和雅浦岛(Yap Islands)
学位
超声波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在促进蛋白酶解制备功能多肽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微型光纤式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被成功应用于酶解过程关键信息的原位实时监测,近年来包括本课题组在内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是在关于超声波扫频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基于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的蛋白酶解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构建等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物理手段对蛋白酶解过程的促进
学位
电离层电子密度通常由其剖面的特征参量来描述,例如电离层E、F1、F2层峰值参数等,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电离层在不同高度上的变化规律。研究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形态结构和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电离层的变化规律和各种光化学和动力学耦合过程,为通讯、导航、空间天气建模和预报等应用服务。以往由于地面探测的时空覆盖不充分,尤其对海洋和南半球区域的探测不足,人们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全球变化特征认识尚有欠缺。
学位
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环境问题的不可持续性,人们开始通过开展可持续性活动和技术研发来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迫切需要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由于创业活动和生态创新可以在向可持续经济过渡过程中提供诸多益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其环境政策和其他机构条例,以确保开发清洁或绿色产品和可持续的商业做法。因此,最近环保主义者、经济体、个人和组织以及政府对创业活动和生态创新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越来
学位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了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迹象包括洪水,干旱,暴风雪,有时还包括火山不稳定和地震。这是许多国家议程清单上遴选过程中的高度优先事项。无论他们的开发团队如何,他们都在选择碳排放方法来面对和摆脱全球变暖的噩梦,这主要是由CO2排放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个主要原因促使本研究在学术和政策制定中关注SSA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发展门槛,即可再生能源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