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资源稀缺的事实让如何在使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尽可能摆脱低效率的状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包括配置低效率和非配置低效率(X效率),其中非配置低效率(X效率)一直被广大的研究和实际教育工作者所忽视,成为我国目前学校教育低效率问题解决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我国学校教育X效率的因素很多,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师身份变迁同样是影响或者造成学校教育X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单位享有对教师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教师具有“单位人”身份。经过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我国确立,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完全归自身所有,教师与工作单位通过权利义务约定的形式确立劳务关系。当前的教师人事制度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逐渐实现教师从“单位人”身份到“契约人”身份的变迁。教师身份的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既有积极地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具有“契约人”身份的教师会在适当的压力下努力做一名“好老师”,降低学校教育X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各项制度不完善,这种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都会影响教师决策和行为的理性程度和努力水平,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教师与学校的目标和利益不完全一致,导致出现教师“搭便车”利用学校知名度私办补习班,学校和教师订立的合同的不完善,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等现象,都会产生学校教育X效率。DEA视窗法可以有效地对个案的学校教育X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造成了教育X效率的产生。最后,国家和社会要从规范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创建和完善教师人力资本市场、实施以人本为核心的多种激励方式、改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和兼顾社会公平,保证教师的基本权益等五个方面入手促进学校教育X效率情况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