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科学家们不断致力于对语言在大脑中运作机制的探索。近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先进实验工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有关语言处理和表征的实证研究,其中对屈折形态处理和表征的研究更是成为了过去近30年间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其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是由单一机制还是由两个机制处理与表征的?由于人类对语言的运用主要依靠心理词库和心理语法。前者提供了交流所需的词汇,而后者提供了将词汇组成更大语言单位所需的规则。不规则形式与心理词库相似,规则形式与心理语法相似。因此,通过考察语言中的规则形式和不规则形式可以探索人类语言在大脑中的处理与表征。 目前,对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处理与表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英语动词过去时态形式的考察上。研究领域包括儿童母语习得、成人一语处理、母语语言障碍,近几年又延伸到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单机制和双机制两大理论阵营,前者认为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都由联想记忆系统单一机制处理和表征,其主要代表是连通主义模型,后者认为规则形式由规则系统处理和表征,而不规则形式由记忆系统处理和表征,其主要代表是词汇规则模型和陈述/程序模型。 本研究将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的处理与表征扩展到中国英语学习者,具体探讨:①词频、音系相似度和规则度三个语言因素对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处理与表征的影响;②英语水平、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和学习英语的年限三个学习者因素对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处理与表征的影响;③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规则形式和不规则形式的处理与表征是通过单一机制、双机制还是另外的机制完成的。为探讨以上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三个实验任务:英语动词过去时态形式的产出任务、词汇判断任务和遮蔽式的词汇启动任务,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词频和音系相似度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处理英语屈折形态时作用显著,而规则度的作用仅限于对规则动词与不规则动词的区分,但对进一步区分三类不规则动词的作用不显著。英语水平、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和学习英语的年限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处理英语屈折形态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还发现,规则与不规则真实词都表现出了词频效应,只有不规则假词表现出音系相似性效应,规则假词没有表现出音系相似性效应。另外,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规则真实词和高频规则真实词的处理都是通过记忆系统完成的,只有低频规则真实词是通过规则分解处理的。而且,在产出任务中当不规则过去时态形式的提取失败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就会使用规则形式作为缺省处理,出现过度规则化现象。以上结果表明,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屈折形态的处理与表征更多地依赖记忆,但依然通过记忆系统和规则系统两个机制完成,这与双机制理论是吻合的,与Pinker(1999)“人类使用记忆系统和规则系统两个机制处理和表征语言具有普遍性”的主张也是一致的。最后,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双机制理论的优越性和目前理论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