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及钛合金本身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在口腔及外科矫形领域中,是广泛应用的种植体材料。但它与骨之间只是一种机械嵌合的骨结合,而非强有力的化学性骨结合,同时在生理环境中及负载条件下钛耐磨性较差,腐蚀比较严重,容易向肌体释放金属离子,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钛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并制约了种植术的广泛开展,因而对钛表面改性以完善其生物学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日益重视。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又称微等离子体氧化或阳极火花沉积,它是采用较高的工作电压,将工作区域由普通的阳极氧化法的法拉第区域引入到高压放电区域,在Al,Mg和Ti等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一层致密陶瓷氧化膜的新技术。该技术的一大特点是: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和在电解液中添加胶体微粒,可以很方便地调整膜层的微观结构和特征,从而可实现膜层的功能化设计。本课题首先采用微弧氧化法对纯钛表面进行活化改性,得到的陶瓷膜层含有钙(calcium,Ca)、磷(phosphours,P)元素,生物相容性好,所形成的多孔二氧化钛(titania,TiO2)层与钛基体紧密结合。然后经过水热处理使之转化为含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TiO2层,获得了结合强度高、多孔和孔隙分布均匀的钛表面生物活性层。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表面改性陶瓷层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ment fibrob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