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的山水画就象唐代的律诗一样,其非凡卓越的艺术成就是后世鲜能比肩的。特别是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画家们把绘画功能由描绘逼真物象推向抒发个人情怀,让笔墨承载表现画家心性的功能。作为元初画坛的领袖人物,赵孟頫(1254—1322)因以宋室后裔的身份出仕元朝被认为是“失节”,长期以来成为绘画历史上“可以忽视”的人物。以“人品”论画品,对于评判赵孟頫艺术成就是失之偏颇的。因此客观认识评价赵孟頫的绘画成就,是了解元初画坛的一个关钮。陶宗仪称赵孟頫为“国朝第一”,董其昌称他为“元人冠冕”,实非过誉。赵孟頫以“古意”为内核的艺术倡导,强调回归委婉冲合、典雅蕴籍的审美理想。以“书画同法”论,他身体力行将书法中的具体笔法和审美风范体现在绘画之中,增强笔墨独立的表现意味,将造型与写意相结合,深化了书法性绘画表现形式,为文人画的出新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元代文人画将画家的价值观念与其笔下对应图式相匹配的历史性勋业,正是在赵孟頫的理论规导和实践垂范之下才终于取得的。而赵孟頫的“到处云山是我师”,则是对“师古人”、“师心”进行重新阐释的基础上,对“师造化”法则的回归,强化了绘画的本体性和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继承。受赵孟頫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影响的画家甚多,他以自己的画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启示并开创了元代绘画的风气,为元代以至后世的美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