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mom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炭是指由生物质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高温裂解得到的富含碳的有机物质,具有含碳量高、比表面积大和含有一定矿质元素等诸多优良特性。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促进作物对土壤钾素的吸收,但有关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变化影响的研究较少。此外,生物炭在不同条件下对作物生物量或产量的效应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以小麦-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主要探讨了施加生物炭对两种土壤(黄棕壤和灰潮土)中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及作物吸钾量的影响,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及其与化肥配施对灰潮土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中,生物炭施入黄棕壤和灰潮土后,和施用化学钾肥一样能提高小麦收获后土壤中的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含量,且随着生物炭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种植两季后,各生物炭处理的水溶性钾含量与CK处理相比已无显著差异,而交换性钾含量仍高于CK处理,其中施加2.5%生物炭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就非交换性钾而言,施用1%、2.5%生物炭能显著提高灰潮土中的非交换性钾含量,但生物炭对黄棕壤非交换性钾含量的影响在两季作物后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2、盆栽试验中,两季作物根系和茎秆中的K+浓度有随生物炭添加比例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小麦籽粒中K+浓度未见显著变化。与CK处理相比,生物炭能显著提高灰潮土中小麦籽粒和玉米的生物量;而黄棕壤中,仅施用1%生物炭的处理在小麦季提高了小麦的籽粒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5.2%和1.6%,其余施用生物炭的处理作物生物量未见提高,但两季作物的吸钾量均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3、田间试验中,单施生物炭与CK处理相比,以及生物炭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灰潮土的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容重、pH值、碱解氮、速效磷的影响不显著;施用生物炭后灰潮土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且在越冬期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真菌数量表现出一定的降低趋势。与CK处理相比,单施生物炭秸秆和籽粒干重分别增加6.8%和4.2%;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化肥配施秸秆和籽粒干重分别提高4.4%和16.5%。小麦产量三要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增加的原因可能也是来自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儿26例,腹膜透析采用小儿急性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从改善外部环境和加强自身素质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非
目的研究乳牙牙髓炎患儿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所收治的乳牙牙髓炎患儿92人118牙,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6月~2019年5月。采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实
背景和目的矽肺是尘肺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也是职业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关键在于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在矽肺发病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并分泌相关蛋白,是矽肺由炎症期不可逆转的进入纤维化期的关键环节。而肺泡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肌成纤维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往研究提示microRNA let-7
内蒙古是我国畜牧业大区及羊毛主产区。据统计,2005年全区绵羊毛产量为9.49万吨.居全国之首。但是适合毛纺大量需要的优质细羊毛仅占总量的1/10左右,销售价格全区最好的乌审旗产鄂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具体要求[1],我病区于2011年5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采
目的:改进护理业务查房模式,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及工作质量,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以多媒体加问题讨论模式的护理业务查房.结果:拓展了护理人员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