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部件的多物理场耦合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owhwa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时所经历的气动环境非常复杂,流-固-热多物理场耦合现象突出,因此,针对其典型部件开展多物理场耦合研究对飞行器的设计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CFD/CS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omputational Solid Dynamics)的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将流场求解器FLUENT与结构/热求解器ABAQUS耦合起来,通过耦合接口软件MpCCI(Mesh-based parallel Code Coupling Interface)实现物理场间数据的交换与耦合流程的控制,并选取三个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部件,依次对其开展相应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首先,依次选取超声速壁板颤振问题与Ma 6.47圆柱绕流问题为校核对象,通过与理论分析结果、具体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MpCCI的CFD/CSD方法在超/高超声速条件下流固、气热耦合计算的准确性。然后,开展了针对单边膨胀喷管移动板结构的流固耦合研究,重点关注不同板长(150,180mm)与板厚(5,7mm)下流固耦合效应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板厚相同时(5mm),较短移动板的气动性能较差,但动态性能较好:升力减小9.9%,而响应时间缩短44.7%;当移动板长度相同时(180mm),较厚的板同时拥有好的气动与动态性能:稳态升力提高0.98%,冷热态俯仰力矩差减小10.5%,且响应时间减小40.4%。其次,开展了针对TBCC排气系统转级板的流固耦合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涡轮侧高压的作用下,转级板向下振动且最大振幅达到3.58mm,占转级板总长的0.89%。但在阻尼的耗能作用下,转级板的振幅不断减小并最终达到动态稳定状态,稳定后转级板Tip点向下位移1.88mm。转级板的振动同时引起了TBCC排气系统气动性能的变化,达到动态稳定状态后,推力、升力、俯仰力矩值分别增加0.68%、2.82%、5.86%。此外,还详细讨论了耦合过程中流场的演化过程,分析了转级板的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并指出了排气系统气动性能变化的原因。最后,开展了针对支杆-钝体结构的气热耦合研究,比较了不同支杆长度下(L/D=1、1.5、2、2.5)钝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以及热流向结构内的动态传播规律,分析了壁温的升高对外流场以及钝体阻力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较长的支杆拥有更好的热防护性能,即钝体表面最高温度较低,同时钝体表面以及结构内部的温度升高也较为缓慢。此外,随着耦合过程的进行,逐渐升高的壁温使得近壁面附面层流动发生变化,进而引起钝体结构阻力系数的改变,以L/D=2.5为例,20s后其阻力系数降低了5.7%。
其他文献
<正>问:赵某于2010年9月15日入职某商贸有限公司从事推销员工作,签有2010年9月15日至2012年9月14日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固定工资为5000元。后因市场不景气,推销工作
目的 通过对难治性网球肘的两种治疗方式对比,观察各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其优劣,用以临床推广。方法 收集从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就诊治疗的难治性网球肘患者98例,随机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开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自体血回输组)和对照组(异体输血组),监测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指标。结
目的通过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淋巴细胞NF-κB和AP-1c-Jun的表达,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TBI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现在在南海发现了可燃冰,虽然总量很大
本文中以目前常用的硬质PP仪表板为对象,基于LS-DYNA平台建立安全气囊点爆和撕裂线区域头部碰撞过程的计算模型,根据气囊点爆和仪表板低速头碰要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并结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