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Meta分析研究CYP1B1、MPO、NQO1和FHI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绘制烟毒成分-肺癌易感基因-肺癌网络图,研究烟草烟雾中的主要毒性成分与肺癌易感基因的交互影响。并且探讨CYP1B1、MPO、NQO1和FHI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同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多基因联合多态性在肺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  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烟草烟雾主要毒性成分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应用Cyto scape3.0软件绘制烟毒成分-肺癌易感基因-肺癌网络图。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与肺癌相关的基因CYP1B1、MPO、NQO1和FHIT,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验证CYP1B1、MPO、NQO1和FHI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同时提示在烟毒成分影响下NQO1和FHI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Meta分析以病例组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效应指标,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5.2版分别计算两种人群的合并OR值及95%CI,同时给出Meta分析森林图和倒漏斗图。  结果:(1)本文选用的烟草烟雾主要毒性成分共11个,11个烟毒成分共影响106个肺癌易感基因,其中有57个肺癌易感基因受到11个烟毒成分中至少2个成分的交互影响。(2)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东亚人群CYP1B1基因432位点的Leu/Val基因型与Leu/Leu基因型相比(OR=1.27,95% CI:0.78~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Leu/Val+Val/Val基因型对比 Leu/Leu基因型(OR=1.47,95% CI:0.79~2.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东亚人群MPO基因463位点基因型AA vs. GA+GG和AA vs. GG通过固定效应模型(P>0.05)合并,OR值分别为0.59(95%CI:0.36~0.96)和0.55(95%CI:0.34~0.91),异质性检测P值分别为0.03和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基因型AA+GA vs. GG的OR和其95%CI, OR=0.95,95%CI:0.64~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东亚人群NQO1基因609位点多态性比较突变纯合基因型(TT)和杂合基因型(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CT+TT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OR=1.07,95% CI:0.96~1.20,P=0.22), CC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OR=0.95,95% CI:0.79~1.13,P=0.54),CT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OR=1.02,95% CI:0.90~1.15,P=0.75),TT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OR=1.03,95%CI:0.89~1.19,P=0.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吸烟人群NQO1基因TT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OR=1.13,95% CI:0.92~1.39,P=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东亚人群FHIT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数据合并结果显示(OR=10.53,95% CI=6.17~17.95, P<0.00001),有显著差异。吸烟人群FHIT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数据合并显示(OR=0.69,95% CI:0.51~0.93,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烟毒成分与肺癌易感基因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东亚人群MPO和FHIT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CYP1B1和NQO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尚不能证明。
其他文献
台湾传媒无论平面报刊或广播电视,新闻置入性营销的现象相当普遍,已经模糊、甚至颠覆了新闻与广告之间的界线,出卖新闻给买得起新闻的有权力和财富的人,无异于牺牲专业主义而
周国桢    1932年出生,湖南省安仁县人。1950年入苏州美专,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i976年调轻工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现为中国美协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等职。创造了别具特色的高温色釉瓷塑“动物世界”,先期的作品概括、夸张、幽默,有雅拙之美,后期的古朴、沉雄、大巧,有古拙之力。代表作品有《弹弓手》《独立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蜜茱萸(Melicope patulinervia (Merr.&Chun) Huang)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蜜茱萸中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含量测定;蜜茱萸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测定以及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进行测定。(1)蜜茱萸(Melicope patulinervia (Merr.&Chun) Huang)为芸香科(Rutaceae)蜜茱萸属(Me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