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警机动师开展房改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尤其边远武警机动师干部住房地区需求分散;驻地住房建设、改革力度较小,现有依托地方保障的方式受到限制;地方政府对部队的经费支持有限,住房保障缺乏经济支撑等。这些都决定了现有很多住房保障模式和政策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边远武警机动师住房改革的需求,造成机动师人员住房困难。建立适应边远武警机动师特点的住房保障思路、模式,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房改政策,已成为当前边远机动师住房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边远机动师住房保障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是设立适宜的住房保障思路和模式、制定合理的房改政策,引导边远机动师住房保障的基础。目前,对部队住房保障问题,国内研究主要涉及军队住房保障社会化改革理论探讨、保障制度建设及完善,也有针对具体部队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探讨,但都没有触及戍边部队住房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尝试运用社会保障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分析边远部队住房保障问题,寻求适合边远地区部队住房保障的最佳思路、模式、方法和内部制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部队住房保障制度变迁及政策实施效果,对部队住房保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边远地区武警部队住房保障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如制度、住房资金、社会化程度等)深入分析,并以新疆武警机动x师为例,对其住房保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在横向比较分析美、俄军队住房保障模式、“东北模式”及武警广东总队住房保障模式的产生背景、特点之后,归纳出边远武警机动师住房保障可借鉴之处。然后,依据边远地区武警机动师住房保障的独特性,提出提高边远武警机动师住房保障水平的原则、思路,依据现有住房资金归集、管理现状,进一步拓展边远武警机动师住房建设的投资渠道,提出三结合的投资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土地、资金、社会化三个方面提出武警机动师住房保障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