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0月以来贵州省8个地区养羊较为集中乡(镇)相继暴发流行一种全身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出现痘疹的高度接触性、发热性的传染病。通过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到皮肤、黏膜痘疹;鸡胚接种观察到绒毛尿囊膜上出现痘斑和感染细胞可见典型痘病毒粒子。绒毛尿囊膜充血、出血、增厚及明显痘斑等病变;感染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这种病变能被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抑制,由此分离出一株山羊痘野生强毒,命名为H-GZ。取痘疹材料接种BHK-21、Vero-E6,经细胞传代增殖培养物感染健康山羊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和病变.细胞培养物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00层析制备了山羊痘沉淀抗原,这种沉淀抗原能在琼脂扩散反应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中与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山羊痘免疫血清出现沉淀线,所形成沉淀线能被山羊痘的参考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与其他常见的动物病毒病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采用兔抗山羊痘高免血清提纯抗体,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反向间接血凝(RPHA)试验,开展血清学调查,RPHA阳性检出率为95%。通过检测细胞培养物可见RPHA具有特异性,而RPHA比琼脂扩散试验(AGP)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