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的划分标准,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未富先老,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给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带来很大压力,养老问题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焦点话题。 在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尤其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根植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的依赖子女和土地养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保障功能日渐衰退,已经很难维系和满足居民的养老需要。因此,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探索一种既能适应当前人口发展趋势又能长久解决居民养老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十分必要。 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任务之一,理论与实践证明,养老保险制度是化解老年经济生活风险的重要管理方法,是解决老年生活的一种财务安排,是保障老年经济生活安全的有效约束机制,也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有的养老方式大致有: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金融投资、以房养老、艺术品投资等。这其中,商业养老保险是发展较晚但增长很快,潜力巨大的养老方式,值得密切关注。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保险行业经验,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考量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整体态度等外在因素对养老保险购买意向的影响。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来验证从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结构、保险信息传递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关键因素是:年龄、收入、婚姻状态、家庭结构和保险态度,而性别、学历高低没有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论对保险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