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自古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家就十分重视课堂提问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也是十分丰富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课堂提问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教学策略;更是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调控和掌控以及对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及时反馈等反面发挥着杠杆作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的课堂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对动态性、生成性课堂的诠释。一言以蔽之,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然而,通过具体的实践调查发现,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专业素养不高等原因,目前的中学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诟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严重缺失,这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是不尽合拍的,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是相违背的,是不符合教育发展和教学规律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的瓶颈。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从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时代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这一古老的教学方式,深入剖析问题生成的内在机制,探究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试图寻求改变目前中学课堂提问现状,增强提问有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本文的原因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这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首先是对本文研究的课堂提问的概念进行界定和描述,对研究的基本概念的清晰认识是进行研究的科学依据。其次是对研究内容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其实践意义进行阐述。只有把握住了研究内容的重要实践意义才能把握住本文研究的价值。第三部分是对目前中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审视,发掘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进行必要的的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根据中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课堂提问的衡量标准、坚持的原则和实际操作和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期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意见,对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