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对交际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后进入发展较快的时期。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为克服口语交际障碍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策略不仅可以保障学习者顺畅交流,增强其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降低学习者在语法和词汇匮乏情况下产生的焦虑感,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然而,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汉语口语交际策略被当地的汉语教师所忽视,学习者对这一概念也知之甚少,因此,开展学习者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文章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汉语学习者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现状。研究者对第二语言交际策略进行了相关综述研究,运用教育统计软件SPSS 11.5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研究者与不同年级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对访谈实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情况以及年级、性别等因素对交际策略使用的影响。通过研究,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学习者总策略的使用频率在“有时使用”的范围,其中成就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减缩策略。具体到各题项,学习者使用较多的是项目11和项目18。(2)高年级组学习者比低年级组学习者更多使用交际策略二级分策略中的基于目标语的策略、求助策略和交际策略三级分策略中的生造词语策略、直接求助策略、查词典策略、语义场检索策略;更少使用交际策略二级分策略中的功能减缩策略和交际策略三级分策略中的话题回避策略。(3)男女性别差异对有些交际策略的使用影响重大,女性比男性更经常使用项目17和项目20。最后,研究者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提高学习者使用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意识;第二、对汉语教师进行汉语口语交际策略培训;第三、将汉语口语交际策略训练引入课堂教学;第四、推进汉语教材和口语考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