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成因及其我国的对策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强资本弱劳工必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常态,但在战后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由于劳工的觉醒与抗争、政治的民主化,工业化国家普遍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协调劳资关系,在这种取向下,资本的势力受到抑制,劳工的权益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劳资关系协调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一体化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资本国际流动自由度的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对资本需求的增长,很自然地使资本日益居于强势地位,劳工则因为跨境流动的限制性而陷入日益不利的境地,本文把这种由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强资本弱劳工凸显现象定义为“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文章主要研究了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成因以及我国应对该格局的对策。其中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失业率变动加大,进而使劳工获得收入的风险增大;第二,外国直接投资导致了一国人力资本的不平等,由此使该国相对工资扩大,进而使非熟练劳工处于弱势;第三,资本全球流动的加速以及劳工全球流动的受阻致使在劳资关系的博弈中劳工处于弱势;第四,工会密度的下降降低了工会的谈判能力,从而弱化了劳工权益。中国是世界经济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当然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影响。通过对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成因的研究,我们发现此格局的形成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放任这种劳资关系的发展,相反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维护劳工的权益。鉴于此,文中的最后一章针对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格局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应该合理利用国际资本、应该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应该有效发挥工会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县总工会原党组书记、主席杨绍鹏,在其弟阻扰施工毁损未干的水泥路面被公安机关带走讯问后,向相关人员打招呼,请托说情,干预司法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按程序免去其党内外职务,依法罢免其县人大代表职务。杨绍鹏忏悔道:“我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对亲属严加管教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干预司法活动的严重性,也没有深层次思考问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