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和亮度,提出并制备了双发光区结构的器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掺杂DCJTB的双发光区结构的红光器件,其二是掺杂rubrene的双发光区结构的黄光器件。 其次,研究了基于DPVBi发光的有机蓝光器件,对以DPVBi为发光层的蓝光器件作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其一,系统地研究了NPB的厚度对结构为IT0/NPB/DPVBi/Alq/LiF/Al的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PB的厚度是130nm的时候,器件的亮度和效率最大。最大亮度为6891 cd/m~2,对应的效率是1.64 cd/A。而色坐标的变化范围较小,这个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很好。其二,我们在DPVBi中掺杂rubrene,利用主客体之间不充分的能量转移,得到了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最后,研究了具有空穴限制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此器件中,由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特殊性,其空穴迁移率远大于电子的迁移率,从而影响了载流子注入的平衡性。为了对空穴的注入加以限制,以利于提高两种载流子的注入平衡,从而改善器件的性能,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我们引入了CuPc作为空穴限制层的有机蓝光器件,器件的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其二,研究了BCP作为空穴阻挡层的有机发光器件。采用的器件结构为:IT0/NPB(50nm)/BCP(X)/Alq(50-Xnm)/LiF(0.5nm)/Al(120nm)。这种器件中的BCP层的厚度按0nm、2nm、4nm、6nm、8nm